从先夏开始 连载

从先夏开始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Grieved影 字数:3万字 标签:从先夏开始,Grieved影 更新:2024-03-24 22:41:17

从三皇五帝到秦皇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承前启后的神话时代和王朝兴衰的转折点。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如同神话般的存在,各自代表着人类社会初期的政治形态,为后世帝王树立了榜样,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制度的基础。而 ...

在宇宙之间,阴阳调控着天地,主宰着万物的生成和变迁。形形色色的万物,皆源自于虚无的深处,而天地的祥和与安宁,则来自于生命的蓬勃茁壮。于是,便有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说法。太易,寓意着未现形态的潜藏状态;太初,则是气息初现的迹象;太始,则是形态初露端倪;太素,则是物质初具雏形。当气息、形态、物质尚未分离时,被称为浑沦。这浑沦,是万物相互交融,未有明显的区隔。其形难以捉摸,声音难以捕捉,踪迹难以辨认,故名为易。易者无实无形,易转变为一,一演化为七,七变化为九。九者,乃是至终,再度归于一。一,是形态变迁的起始。清净轻盈者上升为天,混浊厚重者下降为地,唯有中和之气才能成就人类。天地蕴含着精华,万物在其中涌动生长,永不止息。

天地尚未形成,一片混沌无边,上下左右难辨,东西南北模糊不清,整个世界宛如一颗有核心的浑圆体。在那时,人类的祖先盘古便在这浑圆体的核心中渐渐孕育而成。

经过长达一万八千年的孕育,盘古终于迎来了生命的诞生。当他获得了意识的那一刻,急不可耐地睁开双眼,却只见四周漆黑一片,一无所有。心急之下,他拔下一颗牙齿,将其化为一把威力巨大的神斧,挥舞着向四周猛砍。

浑圆体终于破裂,分为两半:一半清透轻盈,上升为天;一半沉重混浊,下沉为地。盘古便以这样头顶天空、脚踏大地的姿态诞生于宇宙之间。

盘古在天地之间茁壮成长,他的头顶承载着苍穹,被视为神圣;他的脚踩踏着大地,被尊为圣洁。天每日高升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而盘古每日长高两丈。如此逐日的变化,经过一万八千年,天空高不可攀,大地厚实无比,盘古的身躯也变得巍峨异常。盘古与天地共存了一百八十万年。

盘古怀着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的愿望,微笑着倒下,将自己的身躯献给大地。在他倒下的瞬间,他的左眼升上天空,成为太阳,为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右眼化作月亮,升上夜空,撒下无数繁星。他的阳根化为男人,双乳化为女人,汗珠变成湖泊,血液流为江河,毛发变为森林和草原。他的呼吸化为清风和云雾,声音转化为雷霆。

盘古倒下时,他的头部变为东岳泰山,脚化为西岳华山,左臂化为南岳衡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腹部化为中岳嵩山。从此,阳光雨露普照大地,江河湖海滔滔不绝,万物繁衍生长,人类开始繁衍延伸。

昔在古老的时代,人们饱经苦难,但幸有圣贤之人,教导他们巢居的智慧。寒冬时节,他们筑起简陋的窟窿,炎炎夏日,则筑起巢穴栖息。

那时尚未掌握火的威力,只能狩猎野兽为食,凿井取水。用桧秸等材料铺成床榻,以避免艰难之苦。人们称赞这种智慧,将其推崇为治理天下的王者,号称有巢氏,就是棲身于高处、风吹干燥之地,面对颠沛乾旱的生命挑战。

正是由于有着圣贤的教导,人们学会编织竹篱,打造简易的门扉和屋顶,以抵御高低不平带来的困境,抵挡风雨来迎接有巢氏的智慧。因此,也得以称之为有巢氏。驱驭着六条神龙,紧随日月行进,号称是古代的皇帝。通过龟龙的预兆,制定图书法令,文明得以大成,天下得到治理。

在治理之道上,授予而不贪婪,给予而不索取,因此天下百姓都心怀仁德。然而,在末世,出现了奉承权势的臣子,获得官职却不尽享荣华富贵。渴望削弱其权力,但又担心引发变乱,有巢氏最终销声匿迹,居住于瓕和盘领之间。后来有巢氏的子孙,有巢父结交了许繇和樊竖。繇居于沛泽,一日见光明,仿佛置身于传说之尧时代。而有巢父听闻此事,如沐春风。而竖则忙于牛羊之事,却也心系家国。

商丘被誉为“燧明国”,那里的云雾缭绕,燧木屈盘成片,鸟儿啄食燧木时,火光闪烁,如梦如幻。这里孕育着一个神秘的传说,关于燧人氏和他对火的探索。

数百万年前,中国步入了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原始人们生活在荒芜的土地上,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狩猎采集为生。

当时的人们以生肉和野菜果实为食,穿着兽皮或植物编织的衣物。他们依靠石块等工具作为武器,与野兽周旋。然而,由于食用生食的习惯,人类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寿命极为有限。

燧人氏就出生在商丘,也将自己埋葬在这片神秘土地之中。商丘之地孕育了这位智者,他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行为。与其他人远离火源相反,他却主动接近火焰;其他人畏惧火焰,而他却常在火光之中徜徉;其他人碰到被火烧死的小动物总是避之不及,他却会把那一点点被火烧焦的肉收集起来,细细品味。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体验,他开始明白了火的用途。在寒冷的日子里,靠近火堆或者享受阳光的温暖,能够使人心灵得到慰藉。而经过火烤的食物,不仅消除了肉食的腥味,口感更佳,而且更容易消化。

他号召周围的人将捕获的动物或者采摘的植物放在火上烤食,逐渐使人们克服了生食的习惯。他领导着周围的人们,在寒冷的日子里靠近火源或者沐浴在阳光之下,让人类发现了抗击严寒的方法。

智者燧人氏深刻认识到火的重要性和广泛用途。然而,大自然中的火并非随处可见,即便是森林大火也会有熄灭的时候。为了让人类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和使用火,智者开始艰难地探索人工取火的方法。历经千百次的试验,他最终找到了钻木取火和击石点火两种方法,使中华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和取火的技术。

在那个遥远无文字的时代,人类只能依赖大脑记忆来传承生活中的点滴。岁月悠长,遗忘也随之而至,珍贵的经历渐渐消逝于时光之中。然而,在这片神秘土地上,燧人氏以他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开创了一种别具匠心的记事方式。

他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巧夺天工地搓成细绳,将数十条精致的细绳整齐地悬挂在一处。细细观察,他开始以打结的方式铭记重要事件。大事则打大结,小事则打小结,岁月的痕迹如同逐渐铭刻在这些细绳之上。时间的流转,先发生的事情被打在里侧,而后续之事则缓缓留痕在外。

为了更加清晰地记录琐事,燧人氏又巧妙地运用植物的色彩施展技艺。他染成各种缤纷的色彩,每一种色彩犹如一幅画卷,代表着不同的事物类别。如此一来,所记之事得以呈现更为生动、清晰。

燧人氏的首领与弇兹氏的首领联姻,建立了血缘联盟,开始被称为燧人弇兹合雄氏。这个强大的氏族分为三大支系:大鵹、少鵹和青鸟,他们以神秘的玄鸟作为图腾。这三大族系合称为“三柯氏”,又被誉为三青鸟氏。随着时光的推移,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燧人氏后期的分支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包括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

一天,华胥氏轻盈地漫步在群山之间,阳光洒落在她的身上,如同天降的琼浆。偶然间,她的眼睛瞥到了一处巨人留下的脚印,引起了她极大的好奇心。

不顾旁人的劝阻,华胥氏毅然踏上了那个神秘足迹,仿佛被命运引领着。而她的内心却涌起一种奇特而美妙的感觉,如同一颗微弱的火种在她的胸膛中燃烧。渐渐地,她的身体被一道红光所笼罩,宛如仙境中的神秘光环。这是天地之间的神力将她所拥抱,让她怀上了一个伟大的生命。

怀胎十六个月,这段时间对于华胥氏来说,宛如一场梦幻般的旅程。她以母亲的身份,默默承受着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磨砺。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生下伏羲,之后又诞下一男一女,太昊和女娲。

在伏羲统治时期,中国大地上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王国,而是一个由许多不同的部落和氏族组成的社会。

伏羲帝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智慧,将这些散落的万族团结起来,建立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他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为人民创造了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同时,他也积极地推行各种文化、科技和艺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确立新兴王朝的地位,伏羲帝选择了陈地作为都城,并在泰山上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向天地神明表达至高无上的敬意。此举不仅彰显了他的统治地位和威望,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关于图腾龙的根源,传说伏羲帝曾经亲眼目睹了一场巨龙与凤凰的争斗,从而得到了灵感。而他借鉴了蟒蛇的柔韧身躯、鳄鱼的威武头颅、雄鹿的威严角、猛虎的犀利眸子、红鲤的绚丽鳞片、巨蜥的强健腿脚、苍鹰的锋利爪子、白鲨的凶猛尾巴,以及长须鲸的智慧胡须等生物的特征,在自己的身上完美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龙。

伏羲仰望苍穹,观天上云卷云舒,细雨淅沥,雷霆轰鸣;俯视大地,狂风呼啸,浓雾迷蒙,翠鸟纷飞,野兽穿行。凭借着对天地阴阳变化之道的领悟,他创造出了八卦,以八种简洁而蕴含深意的符号,概括了宇宙间万象万态。仿效自然界中蜘蛛编织网罗的智慧,他巧手结构出网罗,用以捕鱼猎物。此外,他还开创了文字,代替了简陋的打结记事法,使人类文明迈向更高的境界。伏羲以天地为鉴,以自然为师,借助智慧和创造力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伏羲和女娲共同制定了人类婚姻的规矩,奠定了男女对偶的制度,并以鹿皮为聘礼,为这神圣的约定增添了一份美好的祝福。而且,他们还规定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等名称作为姓氏,用心良苦,用意良善,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从而使得中华姓氏因此起源,绵延至今。这份智慧的遗产,让中华民族在家族和社会中建立了稳固的纽带,也让中华姓氏的轨迹延续千秋万代。

在漫长的劳作实践中,伏羲和女娲逐渐创造出了一件奇妙的乐器——埙。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狩猎时期,那时人们使用一种被称为“石流星”的石头进行狩猎。这些石头因天然形成的空腔或洞而异于常物,当被投掷时,空气穿过石头的空腔发出了哨音。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唤起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在这样的启示下诞生了。

太昊乃纯血缘伏羲氏族中一位卓越聪慧之士。在当时以女性为尊的社会制度下,部落大权多掌握在女性手中,唯有极少数杰出的男性才有资格成为部落首领,而太昊便是其中之一。

在女娲部族中,族人一致推选太昊登基为帝,建立了太昊元年,尊号青帝、帝太昊。他治理下的领土辽阔,自碣石山东至朝鲜,贯穿大人国,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统治范围达万二千里。

太昊实施农田改革,引水灌溉田地,开创了史称“畎田”的农业技术。在气候多雨的情况下,洪水频发,黄河冲击洼地形成大片平原。太昊发明的“畎田”系统利用沟渠灌溉田地,排泄洪水,促进了农业文明的蓬勃发展。

为改进大风雨表,太昊将易损木制大风雨表改为耐用的石制碑,设立了山碑天齐石主,俗称石晷。他还发明了草编织物——蓑衣,应对阴雨连绵的恶劣气候,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太昊教导民众制作渔网,提高了渔猎效率,同时驯养野兽,开启了家畜养殖。他传播了伏羲部的先进思想,变革了婚姻习俗,提倡男聘女嫁,结束了原始群婚,促使家族关系更加清晰。他还改良记事方式,发明了陶埙、琴瑟等乐器,并创作乐曲歌谣,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太昊建立测天观海场所,同伏羲创立八卦历法。

此后,东部的太昊、西部北部的伏羲女娲合并形成两大共容交流体,即现今发现的西部仰韶文化圈和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圈。

某年,一场巨大的洪水袭击了大地。天空阴沉,乌云密布,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压抑在灰暗之中。暴雨如注,如千军万马奔腾而下,狂风呼啸,雷电交加,整个天地仿佛都在颤抖。

洪水浩荡而至,汹涌澎湃的水流席卷着一切。江河湖泊溢出了自己的岸堤,形成了无垠的水域,吞没了原本平静的土地。水势汹涌,掀起高高的浪花,宛如巨兽张开的巨口,咆哮着向前冲击。

山峦变成了孤岛,树木被水浸泡,被卷走的草木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凄凉的景象。人们惊恐地逃离家园,无助地漂流在茫茫的洪流中,他们的呐喊声混杂在风雨中,仿佛沧海一声啸,却又显得如此微弱。

部族的绝大部分人因此丧命,女娲的女儿雒妃和太昊死于这场洪水。

动物们也在洪水中四处奔逃,无助地寻找着可以躲避的高地。鸟儿惊慌地飞翔,兽类奋力游泳,但仍有许多无辜的生灵被洪水吞噬,成为大自然浩劫的牺牲品。

洪水的威力是如此庞大,宛如天地之间的审判,摧毁着一切挡在它面前的障碍。整个世界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人类无法抵挡这股浩劫的力量,只能静待水势退去,等待新的曙光的到来。

世人认为洪水是因天崩地裂,四根巨柱倾覆,大地无法被苍天覆盖,万物无法承载所致。熊熊烈火蔓延不息,洪水泛滥无边。凶猛的野兽肆虐,恶鸟猛禽抓取老弱妇孺

在这危机时刻,女娲运用五色石修补苍天,以海中巨鳌的脚做支撑天柱,击败黑龙拯救苍生,并用芦灰堵塞洪水,以天柱和芦灰筑成大坝,苍天得以修复,四方天柱重新屹立,洪水退去,中原恢复平静。猛兽消亡,百姓幸免于难。女娲托举大地,怀抱苍穹,春季温暖,夏季火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她心怀方尺,身躺准绳,调理阴阳之气,解除逆气伤害。

如此一来,天空清朗,大地安宁,人们安心入眠,醒时义无反顾。他们或化身为牛,或变成马,听命于人;行动从容,步履无目标,视物或明或暗;迷茫愚昧,天真幼稚,与天地万物和谐无间。谁也不知其缘由,自由漫游,无所求索,飘忽不定,无目标。

此时,野兽毒蛇收敛爪牙毒刺,不再捕猎吞食。女娲的伟大功绩传颂天地,高耸入九天,融入黄泉之下,名声流传后世,照耀万物。

女娲驾雷电之车,龙居中驾辕,两旁有青虬相伴。她手持珍贵的瑞玉,车上铺着图案饰品,黄色彩云缭绕其上。前方由白螭开道,后有腾蛇追随。她自在徜徉,鬼神引导,攀登九天,在灵门拜见天道,安详地在大道太祖那里休憩。

然而,女娲从不以自己的功绩炫耀,不张扬声名。她隐藏真人之道,顺应天地自然,道德通向九天,智巧奸诈难以存活。

女娲补天后,走在荒野之中,她感到非常孤独。在灾害过后,生灵凋敝,这片原野变得十分荒凉。女娲心里想着,应该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生命重新绽放。

她走啊走啊,走得有些疲倦了。就在这时,她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她笑了起来,倒影也跟着她一起笑;她生气了,倒影也跟着她一起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可就是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于是,她就从池塘边掘起一团黄泥,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一个小小的娃娃模样。

女娲将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不料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女娲看着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忽而想起洪水中死去的女儿,泪水不停地从眼眶中滑落。过去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如今却早已不在人世间。

女娲被思念笼罩,回忆起女儿的笑容、调皮的举动,心如刀绞般的痛楚让她几乎无法呼吸。闭上眼睛,努力回忆女儿的模样,但却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和淡淡的笑容。这种无力和无奈让她的心如刀她的内心充满了对逝去女儿的无尽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然而,女娲想要让这些泥人布满大地,却发现大地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仍未达到她的愿望,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形状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女娲的工作并没有终止,人们也应该像泥人一样铺满大地,她以此为契机来鼓励灾后人们的生育,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每个人类的诞生,都伴随着一粒沙的计数,最终汇聚成一块巨石。女娲将这块巨石立于西天灵河畔。

这块石头因起源于天地初开之际,沐浴日月精华,灵性逐渐觉醒。不知经过多少年月,突然听到天际传来一声巨响,一块石头直冲九霄,顶天立地,仿佛要破天而出。女娲急忙抬头一望,大为惊讶,只见这块石头吸收了日月精华后,头重脚轻,屹立不倒,足以撑起苍穹,形态诡异,竟生出两道神秘纹路,将石头分成三段,似乎蕴含着吞噬天地人三界的意图。

女娲急忙施展魄灵符,封印住这块石头,心中暗想自从鼓励繁衍之后,还缺少了一个姻缘轮回的神明,于是她将其封为“三生石”,赋予它三世命运的法力,将其三段分别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上勾画出一条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至来世。

为了约束其潜在的邪恶本性,女娲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将这块石头安放在鬼门关旁的忘川河边,负责主持三世姻缘的轮回。当这块石头直立起来后,其神力遍照天下,前来祈求姻缘轮回的人络绎不绝。

生活祥和,女娲与伏羲生下一子,名为少典。有蟜氏部落的首领少典,初封于有熊国。

有熊国的统治者少典娶了有乔氏的两位女儿作为妃子,长妃名为女登,次妃名为附宝。有一天,长妃女登在华亭游玩时,被一条神龙突然陪伴。由于这个奇遇,女登怀孕并生下了炎帝,取名为榆罔。他出生后三天就能说话,五天能行走,七天便长齐了牙齿,到了五岁时已经掌握了许多农业知识。然而,由于他相貌丑陋,脾气暴躁,少典并不太喜欢他,因此将他和女登母子二人养在姜水河畔。正因如此,炎帝长大后以姜为姓,以示身世之由。

有熊国的次妃附宝,一日游至乡间郊外,忽逢大雨倾盆,雷电交加,缭绕其身,久方消散,环绕北斗而去。不料,附宝感怀孕,腹中孕育25个月之久,最终诞下一位黄帝,取名云。黄帝生有“河目龙颜”,初生便能言,性情和善,深受有熊国君少典青睐,因此与附宝同居于阴水河畔。附宝天生容颜绝丽,风华绝代,被众人誉为美姬。她常在阴水边洗衣涤菜,因其频繁出没,使得此河得名姬水。待黄帝成年,也以姬为姓,名字则定名为姬云。

炎帝成长后,英勇无畏,智慧超群,成为部落的首领。他以“牛”为图腾,将其标记于旗帜之上。巫师称他身怀火德,因而赐名炎帝。据传,炎帝拥有一条神鞭,名为“赭鞭”,用它抽打各种野草,这些野草便展现出药用价值。

为验证这些草药的毒性、热性或寒性,以及治疗何种疾病的功效,炎帝亲自品尝百草,探索其疗效,为族人提供防病和治病的方法。因此,炎帝一族的人个个身强体壮,迅速繁衍壮大。

炎帝率领族人沿着渭水和黄河东迁,途经河北、河南、湖北,甚至曾到访山东的曲阜,击败了许多小部落。最终,他们定居于陈地,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

他发明了耒耜,引领人们种植五谷,奠定了农业基础。通过耒耜和种植五谷,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人类从游牧向农耕社会的转变创造了条件;建立了市廛,开创了市场交易。立日中市,吸引了各地人民聚集、交易物品;将麻制成布,让人们穿上衣服。在这之前,人们只能用树叶、兽皮遮体,神农教导人们利用麻布制衣;他创造了五弦琴,让人们享受音乐。神农发明了乐器,制作了神农琴,其声音能传达天地之德,让人们陶醉其中;研制了弓箭,保护了部落安全。神农首创弓箭,有效地抵御了野兽的袭击,击退了外来部落的侵略,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劳动成果;发展了陶器,改善了生活;陶器的应用拓宽了食物加工方式,储藏、酿酒、消毒等功能,显著提升了生活水平,对饮食卫生和医学发展有深远影响。

此外,神农还制定历法,管理部落,以仁义治国,不图回报。他注重智德教育,广泛教授技艺、种植、医药、制陶、绘画、射箭、狩猎、音乐舞蹈等,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听訞与神农氏一同管理部落,共同执政治理各族;她还擅长搓麻织布,制作麻衣;丈量尺度,协助神农开设市日易。她发明了尺、枰、斗等工具,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从此不再归来,化身为精卫鸟。精卫鸟经常啄取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填塞东海,化解自己的悲伤。

黄帝成年后,身躯高大九尺有余。他为人和善朴实,恪守仁义之道,深受部族百姓敬仰,被推选为部落首领,成为有熊国的继承者。

黄帝充分利用姬河两岸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鼓励部族民众发展农牧业生产。他亲自传授农耕技艺,指导百姓种植五谷,栽种草木,驯养猪、牛、羊、狗等。

这些努力使得有熊部落迅速变得富裕兴旺,成为周围许多弱小部落的楷模。因为黄帝行仁义之道,友邻相助,善于团结人心,许多部落纷纷前来投靠、归顺,使得有熊部族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族。

对于那些不顺从他的诸侯,他总是亲自领兵征讨,从未停息过战马的蹄声。他东至大海,攀登丸山和岱宗,西至崆峒,登上鸡头山,南至江河,登越熊山和湘山,北极遥远之地,最终定居于涿鹿之阿。

他飘泊无常,以军队为家园,官职皆凭实绩授予,尊称为云师。设立左右大监,统辖万国。他得到宝鼎,选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百姓。

巫师认为他以土德治理天下,而土色为黄,因此尊称为黄帝。

有一位名叫雍父的大臣,精通凿石制造。受命于黄帝,他在红水河与具茨山之间成功研制出了舂米用的杵和臼,并教导百姓舂谷去皮,煮米为食。因雍父的功绩,黄帝封其研制杵臼之地为他的食邑。雍父于是在此筑城居住,名之曰雍氏城,即今天禹州市古城镇之所在。

黄帝受到广成子的启迪后,决定在崆峒山上建立观修行道。他沉浸于自然的循环和万物生长的规律中,不断参悟其中的奥秘。他常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一起坐下来,探讨医学之道,深入阐述各种疾病的病因和机理。借助“岐黄之术”,他教导百姓如何治疗各种疾病,最终创作了一部医学巨著,名为《黄帝内经》。

在长江流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部族,他们被称为九黎部族。九黎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他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都是勇猛善战之士,擅长使用各种锋利的武器,如刀、戟、弓和弩。蚩尤性格残暴,热衷于战斗。当他得知炎帝从渭水南下时,他率领部族北上,与炎帝争夺土地,并在陈州展开了一场大战。

炎帝无法匹敌,败退到山东曲阜,蚩尤继续追击。炎帝再次败退到河北阪泉,蚩尤继续追击,而炎帝则逃往涿鹿。涿鹿已经是黄帝部族的势力范围,因此黄帝派使者劝说炎帝归顺,但炎帝不听,反而与黄帝在阪泉展开了一场大战。最终,炎帝连战三败,只得归顺黄帝,并在邙山上共同讨伐蚩尤。

黄帝亲自率军出战,领导着六个部落,它们以熊、罴、貔、貅、貙和虎为图腾,向蚩尤发起猛攻。传说蚩尤身披铜甲,头戴铁盔,非常强大,但是黄帝部族早已发展了采矿和冶炼技术,他们平时使用的武器都是由铁制成,对于蚩尤的装备并不感到惊奇。面对蚩尤的“铜头铁额”,黄帝部族毫不退缩。

蚩尤见战局陷入僵持,便施展魔法,从鼻孔中喷出浓雾,刹那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雷电交加,这场异象持续了三天。黄帝的部众迷失了方向,无法分辨东南西北,军心开始动摇。而蚩尤的部众则士气高昂,乘势猛烈冲杀。

黄帝立即下令给风后制作了一辆指南车,车上站着一个铁制的小人,伸出手臂指向南方。黄帝的部众立刻辨明了方向,六个部落士气高昂,奋力突破重重迷雾,直扑九黎部族,使其“尸横遍野,血水漂杵”,最终成功擒获了蚩尤。

黄帝战胜了蚩尤之后,长江流域其他部族纷纷归顺于黄帝。黄帝召集了各部落的首领在釜山进行了一次盛大的会议,被推举为天子,完成了统一中华的伟大功绩。同时,他制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图腾标志,即旗帜。

当时有人建议以熊作为图腾,但黄帝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认为,以熊作为图腾可能会伤害新归顺的各部族的感情。为了团结这些部族,他提出以蛇为主体,以鱼鳞为鳞,以龟尾为尾,以狮头为头,以鹿角为角,以鹰爪为爪,并将这个代表各个部族大团结的新图腾命名为“龙”。此刻,龙这一个图腾从原来的伏羲时代的小领域,推广整个中华大地。

此刻,龙这一图腾不再局限于伏羲时代的狭小领域,而是展现出了在整个中华大地上的辉煌传承。

雷公,乃黄帝重臣,精通药理,善于针灸。黄帝为其封禅于禹州方山周边,成为方雷邝氏的创始人。雷公一生专心研究医学,在此地撰写了《雷公炮炙论》等多部医学专著,开创了禹州中医药文化的源头。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四个继承了他的姓氏。黄帝居住在轩辕之丘,娶了西陵氏之女为正妃,她被尊称为嫘祖。生下两子,开创了后世盛世:长子玄嚣,号青阳,居住江水之畔;次子昌意,居住弱水之滨。

少昊,名做挚,字青阳,是姬姓氏族的后代。他的母亲名叫女节。在黄帝时期,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宛如彩虹的大星星,坠落在华渚之上。女节因梦境而生下少昊,被誉为玄嚣。

在少昊诞生的那一刻,天空中出现了五只美丽的凤凰,它们的羽毛颜色各异,分别象征着五个方向,有红、黄、青、白、玄。这五只凤凰飞落在少昊的院子里,由此得名凤鸟氏。开始的时候,少昊的图腾是玄鸟(也就是燕子)。但在他登上大联盟首领之位时,一只凤凰飞来,使他非常高兴。于是,他改将凤凰作为族神,崇拜凤凰图腾。不久之后,他迁都曲阜,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包括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24个氏族,形成了以凤凰为图腾的庞大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拥有神奇的天赋和卓越的技能。在年轻时,他娶了凤鸿氏的女儿为妻,并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后来,他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凤凰总管百鸟,而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

此外,他还派出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此外,还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放荡淫佚。五种野鸡则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

少昊见到了百鸟之国,各地都呈现出繁荣向上的景象,深感欣慰。他请来了年幼的侄儿颛顼,帮助料理朝政。颛顼不负众望,干得出色,深得伯父的赏识。

黄帝活到百岁之年,思量自己年事已高,需要选派一位贤能之人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某日,他召集风后、歧伯、力牧等老臣商议:“我们都已年迈力衰,需要选拔接班人才。”岐伯建议:“您有二十五个儿子,可以从中挑选一个有才干的人。”黄帝回答道:“父辈的功业不等同于子辈的功业。为了保住这千秋功业,我们必须将天下交给有才干的人,而要找到真正有才干的人,就必须进行测试和选拔。”

于是,黄帝发布命令,公开征集天下有才能之士前来参加考试。考试包括文学、武艺和道德三科目。

考试之日,无数人从四面八方前来参加,黄帝、风后、歧伯亲自主持考试。最终,留下的只有两人,分别是玄嚣和昌意。黄帝将玄嚣和昌意召见,分别交给他们一个珍藏多年的宝葫芦,说道:“这是两个宝葫芦,一打开便可涌出三丈宽、一丈深的水流,需流二百里方可枯竭。从嵩山南坡到东边的颍水共三百里距离,你们各自拿一个葫芦,从嵩山脚下放水,水量不得减少,看谁能使这二百里的水流至三百里处,谁将继承王位。”

玄嚣和昌意都是极具智谋的人,二人心怀决心,誓要将葫芦中的水流到颍水之处。他们分别持着宝葫芦来到嵩山脚下,一个立于山崖南侧,另一个则在北侧,同时打开葫芦,水流如泉涌般自山坡飞流而下,形成两股清澈的河流,汹涌向东奔流。然而,这两股水穿越峡谷,逐渐平缓,只流至二百里便干涸了。

面对这一局面,他们焦急地摇晃着葫芦,却毫无效果,只好遵循黄帝的秘诀,将水重新收入葫芦中,再次尝试。

经过数次努力,第三天清晨,玄嚣兴致勃勃地找到昌意,提出了一个妙计,信心满满地表示一试必成。昌意虽然疑惑,但还是询问哥哥的计划。玄嚣解释道:“父亲曾说,只需掌握关键,这两个葫芦便可容纳二百里水流,转化为三百里的距离。由此推算,若将两者合并,便可达到四百里。既然能够流四百里,自嵩山至颍水仅三百里,何愁不能成功呢?”昌意恍然大悟,称赞道:“真是高见!”于是,兄弟俩共同前往山上,同时打开葫芦,两股水源汇聚在一起,直接注入颍河,使得水量骤增,源源不绝地向东流去,从此永不枯竭。

玄嚣、昌意兄弟因此受到黄帝和众臣的称赞,黄帝教导他们:“众流合一,必将壮大,永不干涸;分流散去,力量渐弱。百川归海,同心共济,国力方能日盛。你们无论谁继承王位,务必团结百姓,共同治理国家。”

最终,黄帝选择玄嚣继承王位,昌意辅佐,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传说中,玄嚣所流出的河段被称为溱水,昌意的河段则被称为洧水,两河合流后形成了“双洎河”,流经新郑南关外。

在四川雅安的桃树下,传承着一段美丽的古老传说。雅安,凭借其独特的山水环境,独领风骚天下。

清风细雨,四季如春,滋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古时,这里一片原始森林,茂盛的青衣江流域被若木覆盖,使得青衣江被称为若水,若木参天枝繁叶茂,花朵绚丽芬芳,让若水闻名天下。

在轩辕时代,四川还是母系社会,青衣和若水的勇士们为国家统一英勇奋战,他们参与了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役。

若水的领袖是第一代雅女昌仆,率领若水勇士与黄帝并肩战斗,立下赫赫战功。黄帝为了表彰他们的贡献,将自己心爱的儿子昌意嫁给了若水地区,让两地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共享文明。

昌意和昌仆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在若水的严道古城坪定居,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昌意精通园艺和农林之术,利用若木树进行嫁接,培育了扶桑、若木马桑、桃都等树木。

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枢,某晚看到天空有“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的异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颛顼。

颛顼生于若水,因辅佐少昊有功,封于高阳。少昊擅长弹琴,见侄子非常辛苦,就教颛顼如何弹奏琴曲。

桃都就是最早的桃树,花朵艳丽绚烂,惹人怜爱。当后代颛顼十二岁时,昌意以若木树苗九千九百九十九株作为礼物送给了轩辕故乡,并由颛顼分发到天下各地。

若木在中原逐渐消亡,而在岭南地区的若木变成了花繁叶茂的桃树,攀枝花树也被认为是若木的变种。青衣江的若木经过神农氏改良后变成了“雅安桃树”。

黄帝游历四方,偶得一神兽名为“白泽”,在逍遥观修行时,与“白泽”结伴而行,后更名为“白猿”。为了强健体魄,黄帝常与白猿相互切磋拳术,逐渐领悟出一套独特的拳法,因黄帝被尊称为黄龙,故名之为黄龙拳。

在轩辕黄帝晚年,九黎人信奉巫教,崇拜鬼神,荒废人事,一切皆以占卜为准,民间处处都有巫史卜算之人。

百姓不再虔诚祭祀天地祖宗,也不再专心致志于耕作农田。为解决这个危机,颛顼决定改革宗教,亲自率领群臣净心诚意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做出表率。

他任命南正重负责祭祀天神,以恭敬和谐的态度向神灵致敬;北正黎则负责民政,以安抚人民、教导百姓依照自然规律耕作农田,鼓励人们勤劳开垦田地。

颛顼还禁止了民间的占卜活动,让社会恢复了正常秩序。期间还教导过自己的侄儿姬俊曾言:

“至道不可越,至义不可易,因而后人应效仿黄帝之法度,学习其道义,继承不变,从而使天下太平。”

“功行善去恶,罪转恶弃善,非单纯为善,实系善因善果,非单纯作恶,实系恶因恶果。”

“每日慎思慎行,方能如此。尊重能胜轻慢,勤奋能战懈怠,正义能抑欲望,贪欲能压抑正义,凡事不坚定则岂能成就,不敬畏则难以端正。荒谬者必将毁坏废绝,尊敬者将被永世传颂。”

广成子传授黄帝《自然经》,并传授治国之道、天地至道以及长生不老的精髓。黄帝获得治理天下的要诀,带领臣民勤勉思索,励精图治。黄帝晚年再访广成子,隐居于崆峒山,终寿120岁,在逍遥观修得道成仙,长眠桥山。

在众人中,共工氏与颛顼一直有着深刻的矛盾。共工是共工氏的后代,而颛顼则是炎帝的传人。少昊去世后,共工氏与颛顼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帝位的斗争。

颛顼登上帝位后,共工召集了心怀不满的势力,共同反对颛顼。他们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颛顼得知变故后,立即点燃了七十二座烽火台,呼唤四方诸侯迅速前来支援。同时,他也组织了京畿地区的兵马,亲自率领前往迎战。

一场惨烈的战斗开始了。颛顼的部队屠戮了越来越多的敌军,但共工的势力则逐渐衰弱。人形虎尾的泰逢从和山赶来,身披万道祥光;龙头人身的计蒙则乘疾风骤雨从光山而至;长着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则率领毒蜂毒蝎从平逢山杀至。然而,共工的部队却越来越少。

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剩下一层皮,披头散发,身上连一只断臂也找不到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都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落一地。最终,共工只剩下他身边的十三骑士,艰难地逃到了西北方的不周山下。

不周山巍峨挺立,似乎托天而起,阻断了去路。然而,这座山实际上是一根撑天之柱。共工处于绝望之中,发出愤怒的呐喊,全力朝着不周山撞去,竟然将其撞断,横然倒下。

撑天之柱折断之后,整个宇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北方的天空失去了支撑,导致那里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无法维持原位,不由自主地向低斜的西天滑去,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从而解除了当时人们长期遭受的白昼和黑夜分明的困苦。

与此同时,悬吊东南大地角落的巨绳遭到剧烈震动而断裂,东南大地塌陷下去,形成了今日我们所见到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也铸就了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景象。

共工的行为最终赢得了人们的敬畏。在共工逝世后,人们将他奉为水神,司掌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尊崇为土地之神。因此,人们在宣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指的就是他们,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之情。

颛顼战胜共工后,继由少昊执政,自号“高阳氏”。颛顼成为天下共主之后,最初都城设于穷桑,后迁都商丘。他登基之后,严格奉行轩辕黄帝的治国方略,使社会安定太平。

颛顼得知姬俊聪明过人,遂请他出谋划策。姬俊言道:“九个敌国齐心合力攻打我们,若我们与其硬碰硬拼,势必难以全胜全败。”颛顼问道:“依你之见呢?”姬俊答道:“九国敌人都想独吞我们的土地,彼此间必然互相争斗,不肯让步。如果我们能引导他们相互之间发生战争,我们就能轻松平定九国之乱了。”颛顼眼前一亮:“妙计啊!”于是派人分别操纵九国之间的关系,很快他们陷入内斗之中。

不久后,颛顼轻而易举地平定了九国之乱。他看到姬俊的才智,便封他在“辛”地,掌管一切事务。当时,该地频繁受水灾困扰,每当水来临时,百姓便迁徙到其他地方。

然而,新地区又发生水灾,老百姓只得重新返回。这样的迁徙来回,无法安居乐业。高辛氏想到了一个办法:带领大家提升居住地的地势。

然而,升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水位的上涨速度,一天加高的地势,第二天又被水淹没。一夜间,姬俊辗转难眠,便登上天上与玉皇辩论:“既然人类已生,为何故意使他们受苦,无法生存?”玉皇无法反驳,派遣天神下界,将“辛”地的地势抬升至水面之上。此后,那里的百姓再也不被洪水所困扰。从此,“辛”地被称为“高辛”,而姬俊则被尊称为“高辛氏”。

颛顼聪明睿智,有着非凡的智慧,在人民之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统治疆域“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蹯木,”疆域极其广袤。颛顼巡视所到之处,无不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欢迎。

在社会恢复时期,男女无别,长幼无序,群婚群居的风气盛行,导致秽病(性病)蔓延,大量人口丧生。

于是,颛顼帝继承并发展了婚姻制度,主张男方求婚,女方嫁娶,禁止近亲结婚;同时确立了伦理纲常,强调“妇女避男于路”,使人口生产力得到提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自此之后,家庭的概念开始出现,阶级差异逐渐产生,国家的形成也随之而来。

颛顼氏生有三子,逝世后成为疫鬼:其中一子寄居江水成为疟鬼,一子栖身若水化为魍魉鬼,还有一子驻守人类宫室惊扰儿童,成为小儿鬼。

传闻内黄西南有一只黄水怪,常常喷涌黄水淹没田地,摧毁房舍。颛顼得知此事后决定征服它。然而,黄水怪神通广大,两者交战九十九天不分胜负。

其他部落的人借给颛顼一把宝剑,并传授他使用之法。颛顼运用宝剑终于战胜了黄水怪。为造福人间,他用剑将巨大沙岗变成一座山,名曰付禺山;又用剑在山旁开辟一条河流,命名硝河。

从此处山川环绕,蓊郁林木,五谷丰登,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颛顼在当地人心中享有崇高地位,被尊称为“高王爷”。

颛顼生前曾惩治黄水怪,而在他离世后,仍然能够施展神力退水救民。

某日,高王爷显灵化身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静坐于高王庙的台阶上闭目养神。忽然,天降大雨,洪水滔滔而至,田野毁于水患之下。

洪水涌向老者的面前却停滞不前,随即水中冒出两个奇异怪物,既非人亦非兽。白发老者挥手一势,怪物乖顺地沉入水底,紧接着,洪水逐渐退去。高王庙周围因此免遭洪水之灾。

颛顼制定了一条法令:“妇人若不在路上避让男子,便需在四通八达的岔路口消除邪气。”

颛顼辞世后,他的侄子高辛继位为帝喾,当时年方三十。

由于他出生和兴起于高辛,因此后人称他为高辛氏。帝喾登基后,以木德为治国理念,并将亳定为都城。

喾的第三位妻子名叫庆都,是伊耆侯之女。她与丈夫成婚后虽然留在了娘家,但深爱着自己的丈夫。

有一年春天,正月末,庆都带着父母坐船游览三河之上,却在正午时刻看到了一条飞舞的赤龙。第二天,又出现了一个形状更小的赤龙。晚上,庆都怎么也睡不着,闭着眼睛还不自觉地抿嘴发笑。突然间,阴风四起,赤龙扑向了她。

当庆都醒来时,她身上留下了腥臭的涎水和一个沾满涎水的画像,画像上描绘了一个红色人形,脸型上锐下丰满,八彩眉,长头发,上面写着“亦受天佑”。之后,庆都怀孕了,并在十四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儿子,竟然和画像上的人一模一样。

帝喾的母亲在这个时候去世了,他为此悲痛欲绝,成了泪人儿。他完全顾不上庆都和孩子的事,一连服孝三年。庆都只好带着孩子住在娘家,并抚养他长大,直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小时候姓伊祁(耆)氏,后来改为陶唐氏。

帝喾对音乐情有独钟,他让乐师咸黑制作了九韶、六列、六英等佳曲,并委托乐垂制作鼙鼓、钟、磐等乐器。此外,他还邀请了64名舞女,她们身着绚丽的五彩衣裳,在音乐响起时起舞。殿堂中,凤凰、大翟等珍贵的仙鸟也纷纷飞来,翩翩起舞。古人认为,唯有品德高尚之人方能吸引凤凰的降临。

他明察秋毫,顺应民意,怀抱对百姓的关切,以仁爱之威行使统治,提高自身修养,使天下百姓心悦诚服。他还制定了节气,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深得百姓爱戴。

在帝喾登基之前,虽然人们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他们只是顺着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从事农业和畜牧活动没有科学的时间规划。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帝喾开始进行天文学和气象学的研究,探寻物候变化的规律,并将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指导人们按照季节从事农畜活动。这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华夏农业迎来了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帝喾治理国家以仁爱为中心,过着俭朴的生活。他平时神色庄重严谨,品德高尚如山。他广施恩惠、注重信誉,真正了解百姓的疾苦,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同时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于万民。由于他的品行高尚,深受百姓的爱戴。在他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

宫中生有一只五彩龙犬,高辛被番王围攻时,他发布榜文承诺,谁能杀死番王我就将公主许配给谁。龙犬便化身为龙麒麟,闯入番王的营帐,咬下了番王的头颅。高辛限定龙犬七天内要变回人形才能与三公主成婚。

龙犬要求独自关在房间里七天七夜,并且不得有人来打扰他,但三公主忧心龙犬,第六天偷看了他,结果龙犬的身体变成了人,但头部未改变,成了一个犬首人身的怪物。盘瓠最终成为高辛的驸马,并与三公主在南京十宝殿生下了六男六女。

帝喾善于识人善任。羿的射箭技艺独步天下,帝喾看中他,任命他为射官,并赐予他彤弓和蒿矢。羿不负皇上殊恩,当白难叛乱时,他一举平定了局势。咸黑、柞卜精通音乐和乐器制作,帝喾任命他们为乐官,二人最终创作出了《九韶》之乐,同时还发明了鼙鼓、笭、管、埙、帘等新乐器。在帝喾的部落里,《春秋纬》中记载的《命历序》称他统治了10世,达400年,《易纬》中的《稽览图》则称为350年。

帝喾时代被誉为上古太平盛世。他治国方略包括:广施博爱,使民众获得利益,强调通过诚信和仁德治理天下,帝喾以诚信闻名于世。作为一代帝王,帝喾不仅自律公正,大公无私,而且提倡诚信,明辨是非,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直至今日,这种精神仍具有积极意义。

约公元前2221年至公元前2163年,帝挚,帝喾的长子,母亲娵訾氏族的女儿“常仪”。在帝喾去世后,帝挚作为长子继任了部落首领和帝位。

他统治期间,仍将都城定在亳,在位九年。在古代,挚作为帝喾的儿子,排行最长,最终登上帝位。然而,他统治国家九年,却才干平庸,未能有效管理国家事务。与此同时,异母弟放勋被封为唐侯,他仁慈爱民,善于辨别人才,治国有方,德行高洁,声誉远播。

最终,挚自愿退位,而唐侯深知自己有天命,接受了帝位,将挚封赐于高辛之地。

公元前2163年,帝挚去世,享年五十九岁。后人追尊他为帝。

最新章节

小说章节

同类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