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外族也在蠢蠢欲动82(1 / 2)

曹魏是雄踞于中原的大国,除了蜀汉和东吴之外,还有些不好惹的邻居,那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及西北的羌、氐二族。

汉末动乱之际,外族也在蠢蠢欲动,欲入侵中原,曹操与部下打破外族的幻想……

早在中平五年,188年,匈奴内乱,须卜骨都侯杀死羌渠单于自立,羌渠单于之子于夫罗,率众赴汉申诉苦情,其后一直留居汉地。

汉灵帝驾崩后,于扶罗乘黄巾之乱,和白波军,黑山军合流进犯太原,河内等地。

于夫罗还借口讨伐董卓,屯兵漳水。不久又与袁绍翻脸,被麴义所破,之后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势力得以重整。

初平二年,191年,黑山军的于毒、白绕、睦固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郡、东郡。

于扶罗亲率骑兵援助黑山军,王肱不能抵挡,曹操率军入东郡,迎战黑山与南匈奴的联军。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在内黄大破于夫罗。

初平四年,袁术率军攻打陈留,于扶罗与黑山余部等前往助阵,同袁术部将刘详兵出匡亭,再次被曹操击败。

兴平二年,于扶罗病死,其弟呼厨泉被立为单于,率部族屯居于平阳。

建安五年,200年,阎柔遣使拜诣曹操,曹操封其为乌桓校尉。鲜于辅听从田豫的意见,将其众到官渡身诣曹操,被拜为度辽将军。

建安七年,曹操与袁尚在河北决战,袁尚令郭援和高干联合呼厨泉攻略平阳。

呼厨泉在袁氏的利诱下,在平阳公然宣布同汉朝对抗,最后被钟繇率领关西诸将击败,再次向曹操投降。

乌桓乘汉末之乱,中原多事,故得擅漠南之地,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

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楼班尚小,由颇有武略的侄子蹋顿代立,总摄三王部。

袁绍与公孙瓒争霸时,蹋顿主动遣使与袁绍联合,并帮助袁绍与公孙瓒作战,作为回报,袁绍不但与乌桓部诸王和亲,还遣使诏拜乌桓三王为单于。

在曹操与袁氏的战争中,乌桓坚定地站在袁氏的一边。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征讨袁谭,乌桓其中一部首领峭王正集结军队,准备率领五千骑兵救助袁谭。曹操令袁氏故将牵招去劝服了峭王。

建安十年(205年),阎柔率部曲及鲜卑献名马。鲜卑大人步度根、轲比能、素利、弥加、厥机等通过阎柔向汉廷上贡,求和中原通市,曹操将他们都封为王。

而就在这一年,袁尚和袁熙在一败再败的情况下北逃到了乌桓,希望借助乌桓的实力,复图河北。

此时乌桓在蹋顿领导下联合,强大势力使人传言,要仿效匈奴冒顿单于和鲜卑檀石槐,在北方游牧部落中建立霸权。

袁氏兄弟及大量追随者到来后,蹋顿得以指挥乌桓和汉族人口多达三十余万,史称蹋顿“以雄百蛮”。

恰逢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及涿郡太守反叛,三郡乌桓出兵犷平,攻打攻鲜于辅,曹操率兵救援,乌桓逃回塞北。

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已经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为了解除后患,安定北疆,曹操决定远征乌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便于运粮北上,曹操让董昭修建了两条漕运:一是“平虏渠”,一是“泉州渠”。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

七月,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率轻骑千里奔袭,并请出了当地名士田畴的指引,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

八月,曹军一直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附近。袁尚、袁熙与蹋顿单于、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才仓皇集结“数万骑”向西迎敌。

两军在白狼山遭遇,曹操迅速任命张辽为前锋,并且将指挥旗授予。张辽率军奔袭乌桓军队,爆发了白狼山之战。

此战,乌桓军队“虏众大崩”,蹋顿被斩,胡、汉降者二十余万人。

此后,曹操收乌桓精锐,之后率其征讨四方,号称“天下名骑”,边民也因此得以安居生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