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孙权也在忙118(1 / 2)
谈到三国的海权,台湾岛肯定是绕不过的。海洋时代,每一个能够延伸海权的岛屿都弥足珍贵,更何况是台湾岛这样一个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300万的宝岛。
仅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这个岛屿之于走向深海的东吴来说,意义并不在于争夺太平洋的控制权。毕竟政治是服务于经济的,太平洋并不是扩展生存空间的重心。
然而对于东吴来说,台湾岛又是非常重要的。每当台湾岛为外部势力所觊觎时,都会对大陆东南沿海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从这个角度说,台湾岛可以说是东吴海上防御枢纽。
公元227年,原本向曹魏称臣的孙权决定建元称帝。一支东吴船队由建业启程,出海去寻找两片传说中的海外之地,亶洲和夷洲。
亶洲即是传说中当年徐福出海滞留不归之地,对应的是现在的日本;夷洲对应的则是台湾岛。
孙权此举的目的,亦同样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只可惜孙权注定要和当年,派徐福出海的秦始皇一样失望。
率船队出海的将领倒是回来了,却只是找到了夷洲。只是这岛上除了一些还未开化的山夷,以外并无仙药,最终只得抓了数千夷人带回东吴交差。
其实先且不论有没有长生不老药,仅从东吴探险队出发的时间来说,就没有可能到达日本。
东亚地区上空受季风控制,夏秋两季刮东南风、冬春两季刮西北风。日本在长江口的东北方向,台湾则在东南方向。东吴船队是正月出发,注定只能借着西北风发现台湾岛。
不管怎么说,孙权的这次寻仙问药之旅,算是首开中原政权,在台湾岛行使国家权力的先例。
然而要是只寄托着帝王们对于长生的幻想,而没有实实在在的经济吸引力,那么这片土地将注定无法成为中央之国的一部分。
阻碍中原政权将统治力,延伸至台湾的首先是气候。孙权在派军出征夷洲前,重臣陆逊和全琮都持反对意见。
全琮当时回复孙权的话,直接点破了问题所在,“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
意思是说远方异地,被大海屏障隔绝,水土中的毒气自古就有,兵民杂处,一定生发疾病,相互传染流行。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随船前往台湾的一万东吴将士,十之八九都染病身亡。
作为一个温带文明,中国文明在向热带地区扩张时一直都有个水土不服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热带病”。
所谓热带病指的是流行于潮湿热带地区,或者靠近热带的亚热带地区的传染病,包括霍乱、疟疾、登革热等大家熟悉的疾病。
蚊虫是这些热带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古人由于并不了解热带病的传播原理,认定它们是由湿热有毒的雾气传播,因此会将这些容易染病的土地称之为“烟瘴之地”。
不管对于热带病发病原理的解释是否正确,去了环境迥异的地方容易生病却早已是共识,用陆逊的话说就是“民易水土,必致疾疫”。
岭南的两广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烟瘴之地,韩愈、苏轼、黄庭坚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都曾经因罪被发配到岭南受苦。
其实岭南整体都还位于亚热带区间,相比之下,因受海洋性气候及暖流影响,台湾岛的整体气温却是要更高些,这一特点在东吴丹阳太守沈莹描述为“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
更具体的说,台湾岛大体可以北回归线划分气候类型,北归线之南的南部地区,属于热带区间。
回归线之北的中北部地区,算是四季相对分明的亚热带气候区。只是即便是台湾岛最北部的台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亦与广州相当,在古代中国人眼中同样属于烟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