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诸葛丞相的布局130(1 / 2)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兵败夷陵,国力大减,东吴因为要应付曹魏的进攻,重新与刘备修好。
不久后刘备去世,举国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担心东吴会因刘备的死,而有所变故,先后派遣陈震、邓芝等出使东吴,巩固双方的联盟关系。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用两年多的时间休养生息,使得蜀汉国力大涨。
为了北伐没有后顾之忧,便亲自率军出征南中,采用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平定了南方叛乱,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战略物资。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然后和赵云率军进驻汉中,用汉中太守魏延为丞相府司马,为正式进攻曹魏做准备。
诸葛丞相在历史上的头衔有很多,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发明家等等。
头衔放在他身上,都是毫无违和感的。但是一个人太全面、太完美了,反而让人容易顾此失彼。
因为过于关注他,某一方面的表现而忽视其他方面,比如世人对诸葛亮的关注,焦点大多集中在政治家这个身份上。
即便种云从小就学习、背诵过他的《出师表》,可能依然会容易忽视,丞相大人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
几乎耳熟能详的《出师表》,算是温故而知新吧。因为随着人生阅历逐渐增加,再读《出师表》的感受和体会是会截然不同的。
实事求是地说,《出师表》的内容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能被千古传颂?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加立体、全面、深刻地读懂诸葛丞相那颗至真、至纯、至雅的心。
诸葛丞相和种云协调好以后,丞相大人负责北伐曹魏,为了完成先帝遗愿,筹备了第一次北伐,移师汉中,准备光复中原。
但在临行前,心顾两头,又十分放心不下刘禅,担心不能理好朝政,所以便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这种情况真的十分类似,现在很多要出去讨生活的父母,但在出发前又担心孩子,在家里没法照顾自己,所以不厌其烦地跟孩子交代这、交代那,是一模一样的。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说“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不是相同的意境?只是外出的主体不一样而已。
很多人在初读《出师表》的时候,感觉不到其牛逼之处在哪里。恰如当年的少年,根本不能理解外出的父母,临行前那种不厌其烦的叮嘱和唠叨一样。
好的文化作品,都需要依靠和结合自身的阅历和觉悟去消化的,十几岁的孩子,往往是很难读懂《出师表》中的味道和意义。
但今天,种云已经长大成人了,在俗世之中沉浮反转很久了,再来看看《出师表》,感受和领悟绝对会不一样。
建兴四年(魏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曹叡继位。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认为时机成熟,正式向魏国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