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种云围武昌136(1 / 2)
烈日照在武昌城外,给黑旗带了金色的光,杀声震天。廖化在趁空闲时间,抓紧时间练兵。
李元芳的太平军,突袭没有成功,被挡在城下。种云怕李元芳上头,亲自带着三千黑旗营来增援。
益阳留下王朝马汉负责屯田,王朝出任太守,马汉出任都尉,互相支持,控制当地的稳定。
至于岳阳,种云让黄四郎推荐有能力的本地世家,黄四郎还真是举贤不避内,推荐他的大儿子黄天霸试试。种云笑着打趣他说这是要子承父业,其实黄家也在试探,看看种云的信任。
安排好了后方,种云来到武昌城下,指挥若定。太平军摆开阵势,围三缺一,威胁诸葛瑾马上投降或者离开,不然就要打破武昌,城内化为飞灰。
东吴诸葛瑾当然拒绝,还反过来劝种云,找个机会给曹魏反戈一击,可以原谅他,送他荣华富贵,还有大好前程。
种云气笑了,李元芳主动请缨为攻城先登,他没有同意。他更在意太平军的生命,他不要用人命堆出来的城。毕竟打武昌是想调动东吴军,为后方减轻压力。
三千黑旗营列阵城下,阵容完整,试探性攻城,火箭在城上收割一条条生命。
这次来的还有土家营,种云的少数民族铁粉,大黎壮族人最多,他们强悍、狂野、放荡不羁,有着极强的进攻欲望。
种云将盔甲,长枪盾牌,冷兵器一股脑地配置给土家营,一点都没有把他们当成外人,让廖化带他们,埋伏在东吴逃亡的路上。
东吴势大,需要团结所有力量,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种云认为,东吴鼠辈,都是一些蝇营狗苟之辈,所以每次攻城,他从没有说刀下留人!
太平军不急着打下武昌,他更在意丞相北伐。只要丞相北伐失败了,他到时候可以劝说主持政务!
为了丞相大人,种云认可华夷之辨,过去华夏族居于中原,是文明中心,逐渐产生了华夏血统和华夏礼义的观念。
种云当然知道,观念会变得,先秦华夷区分的标准是礼仪。分裂时期,华夷的标准成了血缘。
那么种云作为老大,他未来的政权选择哪一种观点,作为民族政策?
他选择全都要,包括血缘,地缘,还有衣饰、礼仪等文化。
种云认为,自古以来在思想上,“华夷之辨”就有深刻的民族主义色彩。古代华夏放眼世界,史所罕见,有最强烈的民族主义。
春秋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大汉以后,儒家学说,内诸夏而外夷狄,主张以夏变夷,从而使华夷观日益彰显。
种云的手下,不要反复无常的官员,投降可以,交出权力,还想做官,那是做梦!他要打碎这个旧世界,包括世族官员。
太平军没啥做官的经验,难免会犯错误,只要不是主观上奔着错误去的,都可以原谅。
种云是通情达理的人,只要是为了太平军着想,忠心他种云,他都不会怪罪,允许犯错。
相信华夏文化复兴,到那时,江山如此多娇,值得天下英雄豪杰尽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