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孝宗不肖父(17)(1 / 2)
就算赵构现在亲自带人上汴京来,他也不怕。
赵构带去海上的那些亲卫,时隔一年回来,早已经失去了对原来羽林卫和皇城司的掌控。
那些原本忠于赵构的人,赵政压根没带,都留在了临安,哦,现在的杭州行宫,连北上抗金都不敢的怂货们,就算白送给他,他也不要。
就这些一听金兵来犯就闻风而逃的怂货,赵构就算带着他们来汴京,难道就能从猪队友变成猛虎下山?
如今赵政身边的禁卫,都是经过几番与金兵的鏖战,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精兵强将,才能活着站到此时。
而他们对于上阵时敢冲在所有人前方的赵政,已经不仅仅是出于身份上的尊敬和职责所在的护卫,在赵政一马当先斩下完颜亮的人头时,在赵政带着他们击溃数十万金兵后,在无数人的欢呼声中,赵政带着他们夺回了汴京时,就已经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
不仅仅是天子,不仅仅是职责所在的护卫,而是现在大宋的精神支柱和信仰所在。
尤其是当有人怀疑赵政性情大变的原因,加上黄袍加身的典故,传出开国皇帝英魂转生消息后,简直全军全民沸腾膜拜,将他捧到了一个大宋几代皇帝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就这样的情况下,赵构还敢来汴京算账的话,赵政就等着,且热烈欢迎。
看看是你能做我老子,还是我先当你祖宗。
第五十三章 孝宗不肖父(17)
赵构最终也没敢去汴京,只是派人送了封信给赵政。
或者说,太上皇的“诏书”?
亲笔信,字体十分优美,言辞恳切真挚,充分表达了对过继子登上皇位的肯定,赞美了赵政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不坠大宋皇家声威的品行,以及对赵政收复汴京后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的评价。
最后,委婉地表示,他如今年事已高,又因为早年渡河受寒风湿入骨,恐怕受不了北方的气候,打算继续留在江南行宫养老。
积极撺掇太上皇北上“教训”新帝的临安旧臣们,还有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等着太上皇驾到后舌战群儒的汴京新贵们,一下子全都傻眼了。
就好像积攒了一肚子的力气准备跟着老大重拳出击的时候,老大闪人了……不论是准备出击的还是准备防御反击的,都被闪着腰岔了气,把自己差点憋出个好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