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出路(1 / 2)

  “你……”我咬着下唇,不敢问出心中的忧虑。

  “这些道理母亲心中雪亮,若她肯退让几步,许多事就可以避免。母亲年事已高,我不愿与她走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身为东宫的三兄也未必有这个胆识。”

  “所以……你在东宫布置了许多眼线,东宫署官里也有你的人。你所做的这些,不全是为了对付李显,还有陛下?”

  他点点头,“但你放心,我不会将安平简置于险境。告知他消息往何处传,是真心想在不得已时救下他的命。”

  “那你从临淄王府回来,是……”

  “不”,他急忙摇头,神情中竟含着几分心虚,“是……是三郎的私事。”

  我心中生疑,却也不愿打听有关李隆基的事,只接着方才的话说道:“安平简腿脚不便,东宫若有变故,你早些接他出来。”

  “我知道。但你今日就别再想这么多了”,他再次将我抱进怀中,轻拍着我的背,“太子妃性情坚韧,会很快好起来的。”

  他不明白。

  他以为阿姊的苦楚和不幸,仅仅是丧子之痛。

  半个月后,陛下诏令改元长安,并下旨于下月还都长安,命相王李旦任左卫大将军,统领戍守京师的南衙禁军。

  一切如他所料,也如他所愿,陛下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让步。

  还都长安、年号长安,都向天下昭示着陛下还政李唐的决心,而许给相王京城一半的兵权,更是将身家性命也交付给了自己的儿子。

  如此一来,哪怕二张依旧贪于敛财、结党营私,朝廷内外也难有置喙。

  相王五子及家眷奉命先行,我不愿与他的孩子日日相处,便以御前女官的身份留下,待转年之后与圣驾同行。

  没有人再多说些什么,武延基、李重润与李仙蕙,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了,没有丧礼,也没有祭奠。

  无忧观的净室中,灵牌又多了三个。

  我这一生,不知道还要为多少人立灵牌、供净水。

  一切安置妥当,我来到了城外的持明院。

  一年未见,慧苑似乎又疲惫了几分,他拦下了要为我递茶的小沙弥,亲手递到我的眼前。

  “你的烹茶技艺又高妙了许多。”我嗅着茶香,不禁赞叹。

  “雕虫小技,何足挂齿。”

  “我在陛下随行的僧众名册里看到了你,回长安之后,你还是会跟随国师在荐福寺吗?”我侧身问道。

  “论说尚未写完,却不得不搁笔”,他笑着摇摇头,“从前我不愿离开大寺,却不得不屈身于此。如今只想一人执笔,却不得不报以师恩。”

  “判教之说,还没有写完么?”

  “虽已完稿,却有诸多遗漏,连我自己都不满意,更何况他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