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情报系统(1 / 2)
客观来说,目前的蓝星,所有国家都还没有出现系统化的情报学学科。
这并不代表现在大家都不搞情报。
但事实就是,专业情报学的发展,跟军事装备的发展一样,都是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逐步成熟和完善的。
而目前各个国家的情报工作,大都是零散的、自发性的、无组织的行动。
或者换句话说,全靠自家老祖宗的智慧。
当然,在这方面,华国人肯定有点先天优势的。
毕竟咱老祖宗从春秋战国就开始“用间”的时候,欧洲人大概还在茹毛饮血呢,历史底蕴的差距就摆在那。
可罗忠信不是蓝星的“本地人”。
他的眼光,注定了他不可能忽视这一大片荒芜的空白地带,更不会低估情报优势对军事斗争的决定性作用,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兰芳军情处。
选择陈季礼作为军情处的首任长官,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罗忠信对他的毫无保留的信任。
但陈季礼的个人性格,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季礼,当初决定成立军情处,并且委任你成为处长的时候,我就已经跟你说过了,原则、目标、还有一些基础知识,我来教给你,要钱要人,我都会尽量满足,具体的事务全都由你来负责。”
罗忠信看向陈季礼的目光,透露着十足的信任和满意。
“现在看来,你做得很好!比我想象中更好!从一无所有的一块军情处的牌子,到现在初具规模的样子,你只用了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你不用有负担,你没做过处长,仲义也没做过旅长,我更没做过总长,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怕犯点错误,那也都是正常的。”
见陈季礼就要开口,罗忠信先抬手制止了他,然后继续开口道:
“我们之前就聊过了,军情处初立,主要的任务有两点:
一是掌握古晋城里荷兰人的动向,二是了解岛上各族各部落的具体情况。
这其中第二项不能着急,那些部落头领大部分都是墙头草,态度肯定会随着我们跟荷兰人之间战斗的情况而变化,重点还是那些荷兰人的军队。
我们都知道,荷兰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带的那些火炮,一旦他们据城而守,对我们的战略就会相当不利。”
罗忠信说到这,干脆离开了餐桌,踱步走到一旁他的办公桌前。
温仲义和陈季礼也一同起身,跟随罗忠信站到桌边,一起看向桌子上摊开的一份婆罗洲北部的地图。
指着地图的西北角,罗忠信继续说着,
“按照我们的最新的计划,部队整编完成后,将派出两个营进驻山口洋,一个营驻守桑高,剩下两个营在坤甸附近驻扎。
三个驻点呈三角形,互为掎角之势,便于防备敌人的进攻,同时守护我们根据地的安全,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将战斗,控制在远离坤甸的山口洋至桑高一线。
而荷兰人的那些火炮,最轻的3磅炮也要六七百斤,根本不利于运输,山地移动就更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