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偶像28(2 / 2)
罗忠信放下正揉捏着眉头的右手,斟酌着措辞缓缓开口道:
“但现在的时机,并不合适。都是自家人,我也不怕给你们交个底。根据我现在掌握的情况,兰芳目前的财政状况是非常的困难,想要扭转局面,不但需要有大动作,做出大革新,将来新的经济政策,更需要一段相当长推行的时间才行。”
实际上,作为一个由公司形式转变成国家的政体,从建国之初,兰芳在经济和财政方面的政策,相比目前的亚洲各国,都还是比较领先的。
但祖宗们再厉害,也架不住后人不争气啊。
兰芳本身受到婆罗洲自然环境的限制,除了那批已经开发了数百年的金矿等矿产行业外,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
工业农业的生产力,都相当落后,贸易上,又受到荷兰人的竞争与打压。
刘家人上位后,更是将兰芳视为自家的产业,只顾着自家捞钱。
放任兰芳国有企业(是的,兰芳从18世纪末就设立了自己的国有企业)的内部腐败,后期在荷兰人的军事压力下,税务系统,也荒废了大半。
这财政状况能好,才是怪事了。
在座的这些人,要么从商多年见多识广,要么接受过多年的西式教育,对于经济方面的认识之深,都不是大清那些学八股文出身的官员能比的。
自然知道,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情况,就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如今听到罗忠信这么说,几人都忍不住深深皱起眉头,也理解了罗忠信刚刚所说的时机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没钱。
丘世军和他的那些同窗们,虽然都是罗忠信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高端人才,但无论是电报还是造船,哪个不是需要大把砸钱的项目?
堂堂的大清国,现在才有几条电报线路?
如今可是有线电报的年代,加上所有相关设备都必须从西方国家采购,这可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起的。
造船呢?
那就更别提了。
哪怕以罗忠信的前世眼光和见识,未来几年之内,除了计划大批制造木制近海渔船跟少量商船之外,打造军舰,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当然了,这个时代那些马上就会面临淘汰的铁甲舰,罗忠信也是真心看不上。
无论如何,没有足够的钱,再先进的项目也是一切免谈。
而罗忠信本人,之所以对接受过西式教育的人才如此渴求,正是希望通过这些人的能力,尽快恢复兰芳国有企业的造血功能。
同时通过适当的投资,扭转兰芳财政入不敷出的现状,这样才有资格考虑接下来国家发展的规划。
最后经过在场几人的商议,一致决定先通过小规模的、针对性更强的会议,配合各个行政部门,先将大部分打算这次直接移民到兰芳的普通人才安排下去。
同时以私下沟通的方式,试探一下那几位各家族子弟的态度,尽量争取将这帮人都留在兰芳。
只要人愿意留下,后续各个家族的投入,都可以慢慢谈。
罗忠信绝不会吝惜职位或是待遇,更有信心保证,各家族在兰芳能够获得的长远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