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科研改革 81(2 / 2)

除了加厚火炮身管外,又在火炮身管外面加上了三段阶梯式套管,以增强炮身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油压缸体也加厚了许多,至于缸体密封,现在使用了双层铜质密封环。虽然解决了问题,但是副作用就是火炮的整体重量大大增加。

原版M1897全炮重不到一千两百公斤,咱们这门炮的重量已经接近两千公斤了,运输的困难增加了不少啊。”

朱天明问道:“样炮的射程和射速是多少?”

董强答道:“实验最大射程七千八百多米,实验射速每分钟十发,最大射速能到每分钟十五发。”

朱天明点了点头,夸赞道:“以现在的条件,能做到这些,已经是很棒了,你辛苦了。”

董强又指着旁边那门更大的火炮道:“这是仿制克虏伯leHF18型105毫米榴弹炮,重新设计而来的100毫米火炮。

还是遭遇了之前同样的问题,所以炮管口径缩减了5毫米,同时采用了盘条工艺和缠丝工艺。

方向机和高低机的螺杆也进行了加粗,导致全炮重量大大提升,已达两千七百多公斤,运输和机动是个很大的问题。”

朱天明问道:“这炮的射程和射速是多少?”

董强道:“实验最大射程为一万零六百米,正常射速每分钟3发,最大射速每分钟5发。”

朱天明道:“太好了。重量问题可以解决,给炮兵部队多配些骡马专职拖拽火炮即可。”

董强却摇了摇头道:“老板,这么下去恐怕不行啊。”

朱天明疑道:“怎么?”

董强道:“总是这么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标不治本呀。总是遇到问题就只解决眼下,靠着妥协和打补丁也不是办法。

还是要有系统性的全面均衡发展才可以,尤其是基础的化学、物理、材料、冶金等等方面,基础打不好,其他早晚会出问题的。

而且兵工厂和科学院那边互不隶属,遇到问题了,只能靠着私人关系相互协调,相互帮忙。现在咱们这些人在,这都好解决,可是百年以后呢?

咱们这些人都不在了,后人要怎么办?其实科学院那边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

朱天明沉思着,对董强道:“你说的有道理,我回去好好想想解决的办法。”

董强笑道:“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以现有的火力,咱们已经碾压整个世界了。而且,为了弥补班排火力不足,我还弄了个好玩意。”

说着从墙边的架子上拿下一件武器,说道:“看,50毫米掷弹筒。全炮才重六斤,射程六百米左右。班组火力支援的利器呀。”

朱天明一看到这玩意,笑道:“好家伙,你是想把火力不足恐惧症传染到这里吗?”

董强道:“这玩意好啊,个头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而且生产制造极其简单,可以快速大批量列装部队。

即使重炮生产有些缓慢,也可以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一线部队火力强度。”

朱天明伸出大拇指道:“强,这个真可以多搞一些。每个步兵班装备两具,火力一下子就提升了个档次。”

回京城的路上,朱天明一直在思索着董强提出的问题,科技的发展确实不能偏科,否则必会重蹈前苏联的覆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