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外交舞台16(1 / 2)
日本领事竹增增一郎。
“甲申政变当时不是造船公司嘛。“这时你是天津领事。”
竹节与朝鲜关系密切。甲申政变当时,金玉均、朴英孝、洪英植等积极参与激进开化派政变的人物。
因此,在朝鲜阴谋家的形象很强,但在竹节本来就是一位学者。因为汉文实力出众,所以投入到对清外交中,后来被任命为造船公社。
从担任驻北京外交官时期开始,他就与李鸿章有交情,日本外务省考虑到这一点,经过驻天津领事,将其送往朝鲜公社。
“日本不行。应该会一下子掌握我是谁,然后向日本报告的。“现在唯一与朝鲜建交的国家是日本,如果连朝鲜也说出来的话,那就麻烦了。”
为了自己的安全,根本没想过和日本进行对话。
英国领事查洛纳·格兰维尔·阿拉巴斯特。
“……是谁?”
说实话,李善也不知道是谁。
“不管你知不知道,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得和你接触一下……”英国人的情报能力太可怕了。“当我暴露身份的瞬间,身份就会被洗劫一空。”
李善在研究近代外交史时,不止一次感叹英国的情报能力。
在与朝鲜没有建交的1880年,英国驻东京公使馆准确掌握了朝鲜的政治情况。还掌握了李鸿章和李由元秘密收发的信件内容,还掌握了到目前为止还只是秘密结社阶段的开化党领导人是金玉均、朴永孝等。
当时在东京的开化派僧侣李东仁正在与英国书记官欧内斯特·萨托(ErnestSatow)接触,萨托在向李东仁学习朝鲜语的同时,准确地掌握了朝鲜局势。
李东仁得到佐藤的信任,决定到英国去接受斡旋。李东仁梦想着去英国获得次官,向朝鲜引进新式军舰和武器,但现实并不乐观。
“可怕的英国人……”“如果我能做到的话,我也想抓住英国。”
李善和日本一样,也不喜欢英国。英国是中国拥有最大既得利益的国家,因此支持作为糊口的清的立场。1894年以前,清政府是最强烈支持朝鲜防火政策的国家。无论弱国朝鲜想向英国发出什么样的呼吁,从英国的立场来看都无关紧要。
法国领事夏尔·迪龙。
“如果是迪龙的话,大概是在壬午军乱之前来要求与法国建交的吧?“因为天主教全校的问题,谈判被推迟了,正好因为壬午军乱爆发而中断了。”
引发丙寅洋扰的始作俑者法国,从1830年代开始有法国新娘进入朝鲜,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是对朝鲜最了解的国家。
但新成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对亚洲的关注点在越南和印度支那,朝鲜是次要的存在。除了天主教全校问题之外,也没有太重要的问题。
“法国1884年就越南问题与清朝开战,即使不是现在,以后也有必要接触。巴黎金融市场对海外投资比较宽容,也有必要进行次官交涉……”
法国是金融强国,在讨论日后贷款问题时,法国是一个有帮助的国家。
德国副领事保罗·格奥尔克·冯·伦道夫。
“伦道夫这时候在天津吗?”不是李鸿章的翻译官吗?“所以我来到了朝鲜。”
与西方建交后,朝鲜聘请德国人伦道夫担任外国顾问。
伦道夫被授予外交事务和通商事务的全权,负责海关的创建、运营和外交政策。在连与西方建交都没有的国家,西方人一下子就肩负起了朝鲜的重任。
“虽然说是因为朝鲜没有近代专家,但李鸿章派伦道夫来,归根结底是因为关系亲密。”
伊森觉得有必要见伦道夫。朝鲜聘请彭伦多夫与壬午军乱无关。既然历史没有太大变化,温伦道夫将前往朝鲜承担重任。
“希望与崛起的强国德国建立关系,但遗憾的是,从目前来看,德国对东亚完全不感兴趣。”
德国是军事强国,日后将派遣军事教官团或为进口武器提供帮助。
俄罗斯领事卡尔·伊万诺维奇·韦伯。
“贝贝原来在天津啊。“下一个上任地是朝鲜。”
与朝鲜关系最深的西方外交官,贝贝。
1884年签订《保护朝俄通商条约》的始作俑者,1885年赴朝,担任驻朝公使至97年。
贝贝东方文化渊博,善于处事,受到高宗和明成皇后夫妇的特别信任。1895年贝贝被调任为墨西哥公使后,高宗甚至向俄罗斯发送亲笔信,要求在朝鲜多呆一会儿。
贝贝对朝鲜很友好,给了很多有助于朝鲜的建议。可以说,高宗对俄罗斯产生了友好的认识,甚至对俄罗斯进行了官破天的信任,贝贝功不可没。
“现在朝鲜害怕俄罗斯,但今后真的是一个重要的国家。”
目前朝鲜和俄罗斯的主要话题是边境问题和越过朝鲜移居俄罗斯的“高丽人”问题。
朝鲜与俄罗斯接壤的1860年以来,俄罗斯多次要求朝鲜通商,但遭到拒绝。朝鲜非常不愿意和连清都害怕的北方大国俄罗斯接触国境,也不信任。
但从1860年代开始,随着大量居民从咸镜道越境移居俄罗斯,朝鲜和俄罗斯之间也存在移民问题。
“想想看,不管我怎么出国,基础都要以朝鲜人为对象。”
这个时代,有移居海外的朝鲜人。移居到间岛的朝鲜人和移居到沿海州的高丽人。但是关岛的封禁令刚解除不久,所以朝鲜人是无法统计的非法移居者。
相比之下,高丽人是俄罗斯地方政府正式接受和管理移民的,因此可以切实掌握情况。
“高丽人还是有1.2万吧?俄罗斯也需要朝鲜和高丽人,即使是为了沿海州的开发和粮食供应。答案出来了。“果然最先接触的国家是俄罗斯。”
美国领事目前不在。要去北京公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