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郁金香泡沫(1 / 2)

“两位老板,请喝茶。”店长把泡好的茶水递了上来。

张若维手指在桌面轻敲两下,随后端起茶杯。

只见茶汤呈黄红色,带有一股兰花的香气,久久不散。

入口有苦味,但很快便回甘。

可以说是一款不错的茶叶,用来作礼品是够了的。

李山也跟着喝了一口,但他这个人是山猪吃不了细糠,没品出什么味道。

在他的嘴里,上万块一斤的茶叶和几十块一斤的没什么区别,都是一个味,而且都比不上两块五一瓶的可乐。

店长看两人品了茶之后,问道:“怎么样?这茶可都是百年老茶树上采摘下来,陈放发酵了多年后,才能产生如此浓郁的茶香。”

普通客人上门,他还舍不得拿这款茶叶出来招待。

店长看两人开着老款A6,还说要走礼品渠道,才肯把好东西拿出来。

张若维再次品了一口后,才开口道:“茶香浓郁,没有什么苦涩,回甘久远,确实是款好茶。”

“老板您是识货的,最近有些港客托我找这类的茶叶。”

“港客?”

张若维突然想起,似乎就在这几年,茶商把这种所谓老树普洱茶的价格炒了起来。

历史上,普洱茶有两次炒作风波。

第一次是1950年后的香江,第二次是1995年后的湾湾。

有了两次成功的经验后,这群港台大炒家没理由会放弃大陆这个更大的市场。

炒作的套路也很简单,先是趁茶饼的价格还没起来,先大量收购囤积,制造稀缺性。

由于大量扫货,每斤的收购价甚至不超过10元。

接下来他们开始收购介入茶厂,控制上游产业链。

到了这个时间,他们就可以开始进行舆论造势,利用媒体进行炒作。宣传这些茶的功效和文化。

同时利用左手倒右手的方式,不停地推高茶叶的价格。

今天卖5000一斤,明天涨到6000,后天7000……

那些小茶商,小散客,就如同股市里的散户,看到茶饼的价格涨得如此快,仿佛买了就坐等升值,很难不心动。

于是原本10块一斤的茶饼,很快被炒到了1万、2万。

接下来便是庄家出货,收割散户的韭菜。

这个金融案例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荷兰。

郁金香刚被引进欧洲时,由于数量有限,因此价格极其昂贵。

很多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放着郁金香,作为奢侈品向外人炫耀。如果家里没几朵郁金香,都不能称之为有钱人。

一些机敏的投机商看到了这个商机,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并且进行舆论炒作。

1000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升值到了2万元。

到了第二年,甚至一朵花就能够换取一幢豪宅。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郁金香的狂热中时,那些投机商开始大量抛售。

价格急转直下,仅过了一个星期,平均价格就已经下跌了90%,创造了历史空前的经济泡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