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洛阳赋83(1 / 2)

  真要是这么做了,岂不是让天下人都在猜测,豫章公主这个因为先天不足而从出生就被寄养在寺庙中、一直到了三岁才出来见人的女儿,为什么会和雍明太子萧桧舟的女儿一个年纪?

  因此李问疆上来就是否定:“靖儿接回来,我们都没办法照顾她,不如让她待在豫章。豫章罗氏再隔阂她的出身,好歹靖儿只是个女孩子,豫章罗氏总会让她平安长大的。”

  齐滺不得不佩服李问疆的眼光——李问疆所说的几乎和历史的走向一模一样。

  历史上的凤翔县主罗靖儿确实是平平安安地长大了,并在十四岁那年嫁给了远赴豫章担任郡守的关陇贵族之后、安定蒙氏的下任家主蒙臻。

  但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李问疆的担忧也是真的——豫章罗氏确实隔阂罗靖儿的出身。

  有史学家对大梁以及后续虞朝的婚嫁做过相关研究,大量史学家吸纳了一些地理学家的成果,普遍认为梁朝和虞朝所处的时期是华国历史上少见的温暖期,温暖期相对来讲算是风调雨顺的气候造就了相对的盛世,反映在婚嫁上,就是女孩子的普遍晚婚。

  南北二十七朝乱世的时候,北方战乱更重,平民百姓的婚嫁年龄在男子十四、女子十二左右,南方好上一点,但也是男子十五、女子十三。

  但到了太平盛世,这个年龄被延后了好几岁,在梁朝中期,婚嫁年龄达到了男子十八、女子十七这个相对较大的数值。

  甚至在一些野史上有过记载,在梁朝和虞朝前期太平盛世的时候,贵族们普遍流行“晚嫁”,即贵族遵循《周礼》,家中女儿不到十八不嫁人,甚至有的贵族少女十九、二十了才出嫁,为的就是女孩子的父母向婆家表示“女子是我们家的掌中珠、我们真的舍不得她嫁人、你们要好好对待我们的女儿”。

  在晚嫁的习俗盛行的大梁,豫章罗氏却在罗靖儿十四岁那年就把她嫁了出去,怎么看怎么奇怪。

  而且按照史书上的说法,萧楫舟应该只有在琼阳大运河建成、他下江南南巡的时候短暂地见过罗靖儿这个外甥女或者说侄女,二人相处不过几月而已。

  就是这么简短的接触,就能让罗靖儿在大梁分崩离析之后建设娘子军反叛自己的夫君、抛弃自己的儿子,想必她和蒙臻婚后的生活也未必幸福。

  这么一想,李问疆给罗靖儿选择的这条路,对于罗靖儿来说,优势可能真的只有“平安活着”这一点了。

  更何况……

  齐滺可没有撒谎,雍明太子萧桧舟留给萧楫舟的绝笔信,真的是在罗靖儿的墓中发现的。

  罗靖儿为什么会有萧桧舟的绝笔信?也许罗靖儿对自己的身世也未必不知情呢。

  条条思绪在脑海串联,齐滺忍不住说道:“你们为什么不问问她的意见?”

  几人一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