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旁敲侧击35(1 / 2)
这可怎么办?
眼看就要到那个关键的节点,结果人家还不愿意坐那个位置!
傅斯年知道现在怎么劝也没用。
本身就是还没影子的事,现在多说无益,还得搞清楚内在的原因。
赵佶不愿意承担责任是一方面,他这种混吃等死的心态是怎么形成的呢?
宋代对亲王的限制是原因之一,肯定还有别的事令他印象深刻,以至于形成了固定印象。
连日来,傅斯年都在旁敲侧击地打听,终于在几天后弄清楚了。
居然是驸马都尉王诜给他灌输的!
赵佶人生中最初、也是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就是王诜。
别看他俩差着将近三十岁,可的确是兴趣相投的忘年交,关系那是相当好。
王诜,字晋卿,是大宋当代的文化名流,自身很有才情。
跟四大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都有不错的交情,而且实话说,王诜的绘画造诣,几乎冠绝当代。
哪怕后来徽宗朝出了个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也未能掩盖他的成就。
王晋卿的《渔村小雪图》,目前就在现世人界的故宫博物院收藏,被禁止出国展览,足见珍贵。
所以赵佶小时候对这位姑父很是仰慕。
在赵佶一生最自由、轻松的青春岁月,驸马都尉王诜以一颗年轻人的心,陪伴着他、影响着他。
最终成功的将赵佶……
带跑偏了!
章惇等人说端王轻佻,与驸马王诜可说是有很大关系。
作为软饭硬吃的代表,王诜的一些事迹,可以说名声很不好。
据赵佶自己的叙述,王诜对他影响最深的,除了激发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还有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在赵佶刚刚开始放飞自我的时候,也曾有些惴惴不安,问王诜:
“姑父,我这样能行吗?会不会被太后、皇兄不喜,说我不求上进?”
王诜一点没有顾忌,用他认为的大实话劝道:“官家正值年轻力壮,依我观看,他雄心勃勃,很想有一番作为。你屡屡受到加封,自然应该感恩,替你皇兄分担一些。”
“但我觉得你作为亲王,最好的辅佐不是关心朝政,也不是担任开封尹之类的实务(宋初都是皇储担任此职位),而应该潜心于物,纵情山水。”
“这样一来,你过得逍遥快活,官家也安心。让你皇兄专心朝政,岂不就是你对他最好的回报?”
傅斯年听了赵佶的描述,感觉自己牙疼……
王诜当时说的那些话有错吗?
没有!宋朝的亲王就得那么当!
可问题是赵佶马上就要继位了,浪荡的性情已经养成,这却怎么改变?
不行,得想办法从侧面影响一下赵佶!
以傅斯年对赵佶的了解,再劝说赵佶,恐怕还会适得其反,得换个角度!
翌日,傅斯年备了厚礼,提前递了门状。
当初自己能接触到赵佶,还多亏被分配到驸马都尉府,虽然跟王诜没有过多接触,但也总算有一份香火情。
王诜见到门状和礼单,略感诧异:
“据说他在端王那里混得风生水起,汴京城内几桩赚钱的营生都与他有关,今日怎么想起来拜会我了?”
但他一个闲散人员,也不觉得有人会求自己办事,遂叫下人引傅斯年到书房。
一见面,傅斯年仍旧恭谨执礼:“见过都太尉大人!”
王诜打了个哈哈,只说不必拘礼,便请坐看茶。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傅斯年送了厚礼,又懂礼貌,王诜与他攀谈了许久,忽然发现原先竟是错过妙人。
这傅斯年举止得体,言语中更是透露出广博的见识,王诜不禁又与他多聊了一会儿。
今时不同往日,听说傅斯年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当要留傅斯年吃饭的时候,他却借口端王那边离不得人告辞,临别前王诜到底忍不住问他有什么事。
傅斯年只说是答谢当初的提携,什么事也没说。
搞得王诜对他好感大增。
再与端王交际的时候,不免也与傅斯年攀谈几句。
如此过了些时日,一件大事发生,傅斯年觉得机会来了。
趁着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开始对王诜旁敲侧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