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又要换人了117(1 / 2)
曾布悚然,惊问:“因何有此言?”
傅斯年闭眼思索片刻,目视曾布问:“官家可是也不曾亲近苏相公?”
曾布立即点头。
“这就对了。苏相公与世无争,不会在背后动作。而曾相公你也没什么失职的地方,恐怕还做得太多了!敢问曾相公,你到底是‘相’还是‘摄’呢?”m.gΟиЪ.ōΓG
傅斯年的这句话,把曾布吓得一哆嗦,瞬间也明白了傅斯年所指。
不待见自己,是觉得自己管得太宽了,有点架空皇帝的意思。
对苏辙也有些气,是因为他没起到制衡自己的作用。
傅斯年简直太了解赵佶了,目前的情况就好比一个孩童,得到一件新鲜玩意儿,起初不太感兴趣。
后来有人告诉他,这是好东西,你试试。
他一试果然有趣,新鲜了几天,之后就束之高阁。
忽然某天发现别人拿着那东西玩得贼溜,他又酸了——那特么是我的!
这件玩具就是权力,而曾布就是那个他酸的人。
不喜苏辙也简单:让你看着他点,别让曾布一个人霸占,你是一点作用都不起呀!
思绪纷乱,曾布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最终还是问了傅斯年。
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赖着不走只能在中午:早晚要出事!
非常直白地问曾布:“敢问曾相公今年高寿?”
曾布有所察觉,答道:“六十有八。子真的意思是说,老夫应该急流勇退?”
傅斯年点头:“官家的心性有目共睹,还是仁厚的。章惇如何?以高位致仕荣养,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道理说的明白,可人在那个位置上,搁谁也不舍得。
曾布有些舍不得,政治遗产还没安排好呢。
他满心想着能多干一届,没想到这届还没到期,就要考虑退休的事了。
后面的宴席,曾布食不甘味,草草喝了两杯就告辞离去。
临别前跟傅斯年说,他要好好思量一番,请傅斯年帮着说一说,再容他一些时间。
傅斯年其实也犯愁,曾布是容不下别人也好,权力**过强也罢,起码还是个能干实事的人。
他要是走了,满朝还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执政。
目前几个预备役宰相,比如赵挺之、何执中等人,都是那种混官场行,动手能力弱的。
让他们当副相还凑合,制定一国的方针战略、平衡各方利益,恐怕都力有不逮。
冠礼完毕的第二天,傅斯年下值后直奔苏府。
苏辙前脚刚到家,就听人来报说傅斯年来访。
叫人通知了哥哥,苏辙先与傅斯年在书房聊了几句。
傅斯年今天来有两件事,一是答谢苏轼,而就是提醒苏辙。
当听说可能被罢免后,苏辙的表现与曾布截然不同,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
只问了一句:“不是因为党争吧?”
确认以后,苏辙轻描淡写地道:“这不是早晚的事吗?我这宰相如木雕泥塑,尸位素餐这几年,早觉得愧对百姓。如今将要去位,正合我意!”
哟?这位心态倒是好!
也是,本来就不曾拥有,失去时就不怎么可惜……
闲话几句,苏轼从内堂出来了。
对于苏辙即将罢相,他同样不怎么在意,兄弟俩都是经历过起伏的人,到了这个岁数真是看开了。
待傅斯年呈上礼单,苏轼大大方方地展开观看,笑言道:
“真不愧是东京有名的富豪,一出手就超过了老夫两年的俸禄!”
接着又聊回了正题:“我们兄弟岁数大了,精力不济,这朝堂早都不想混了。正好在颍川有田产,等同叔(苏辙字)去职,我们兄弟就打算去那边颐养天年。此后纵情山水,不亦乐乎?”
这老头,几乎闲逛了半辈子,还没溜达够!
傅斯年问:“苏相公,其实我还有事请教,若你们二位去相,这朝堂上还有谁可担此重任?”
他是真头疼,宋朝到了后期,一直就缺良相,除了有个李纲以外,其他人真是提不起来。
偶有清名的,也是品德高于才干。
好人顶什么用啊?他得能干活儿呀!
苏辙当即道:“舍许将许相公其谁?不论是资历、人望还是文名,许将都是一时之选。况且其人文武双全,去岁的河湟之役,许多谋划都出自他手。”
嗯,这人的确合适。
傅斯年听说过许将,唯一的缺点就是岁数大了些。
行吧,有总比没有强,不然等着蔡京那帮人回来抢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