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形势不利122(1 / 2)

傅斯年知道带兵打仗不是儿戏,自己不懂军事,还是得找专业的人。

后勤做好了充分准备后,如何行军全交付给禁军将领。

他打算到了西北后,将禁军全交由王厚指挥。

事实上他也没法指挥,殿前司的职责是练兵、拱卫京师,却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

此次大军开拔,名义上的指挥是苏辙!

从宰相之位退下来后,朝廷给让他安抚熙河,为兰湟、秦风路经略。

傅斯年的差遣是安抚制置使,有点打破界限的意思。

因为这一般都是文官担任。

因为弟弟要远去西北,大文豪苏轼不想与其分离,就怕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坚决要求同去,上书向赵佶求了个差事。

随行的还有一个熟人,就是傅斯年同门师兄林冲。

上次被老爹拦住了,这回说什么也要去立功。

……

一切准备就绪,三万大军于二月出发。

等到三月底时,傅斯年已经到了河湟地区。

然而此时的边关,情况急转直下,噩耗一个接一个传来。

首先一则消息:西宁知州高永年战死!

这实在是个巨大的损失,高永年是平定河湟的二号战将,他这一死,熙河各路大受震动。

按说高永年带兵绝对没问题,手里的实力也不弱,怎么就轻易死了呢?

一切都是因为他自己大意。

李乾顺与辽国交好以后,心里有底了,令四监军数万夏军,助小陇拶攻打宣威城,兵锋直指西宁州。

刘仲武部顶在最前端,奋力御敌,终因兵少难以抵挡。

遂向后方求援,高永年率部亲往接应。

高永年走到距西宁州三十里左右时,遇到一支吐蕃“熟户”部落。

这支吐蕃熟户是当年他亲自招降的,因此高永年毫无戒备之心,只带了少数侍卫只身进了部落。

人家到底是吐蕃人,可能当时投降就不是真心,抓住机会忽然叛乱,一拥而上将高永年擒拿,并将他绑到了小陇拶的大营里。

小陇拶早将一些忠心的支持者聚拢在一块儿,其中就包括多罗巴。

当年多罗巴被高永年打的家破人亡,三个儿子死了俩,对高永年恨之入骨。

当众表示:“此人夺吾国,使吾宗族漂落无处所,必当杀之,探其心肝食焉!”

而且他也真的这么做了!

可怜高永年一代良将,死法却如此凄惨……

……

坏消息还不只这一个。

小陇拶引西夏军回来复国,那些迫于形势投降的羌人部落也趁机反叛。

廓州大首领“洛施军令结”、熙州“丹溪”等人,集合了六个族部相继叛宋。

他们将大通河桥焚烧,拖延宋军大部人马的增援,想凭借地利自保。

廓州及怀、等寨、肤公城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

令有洮州境内的“臧征仆哥”也率部众反叛,围攻州城。

李乾顺见到小陇拶成功搅乱了河湟局面,立即跟进,另外出兵围攻湟州,进犯清平寨、临宗寨等地。

短短数月间,河湟地区烽烟四起,形势岌岌可危。

……

三万东京禁军的到来,让局面稍稍缓和。

王厚的应对有些慢,到底还是岁数大了。

这一次,傅斯年是正牌监军,再没有别人捣乱。

因为上次有过愉快的合作,熙河诸将都十分欢迎傅斯年的到来。

刚一碰头,傅斯年立即表明了态度:带来的禁军全交给王厚指挥。

升帐议事,众人一起商量对策,王厚当先道:

“局势糜烂至此,皆因小陇拶得到了西夏的帮助。其实西夏的几万军队还好抵御,毕竟那是明面上的。”

“头疼的是吐蕃各部,因为咱们不知道哪部可能忽然叛乱,需要分兵防备。如此将分散我们本就不富裕的兵力,难以快速平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