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七年寒暑过 先天境终成【两章合一】42(1 / 2)
踏踏踏,
脚步声不紧不慢,节奏分明。
袁通跟着在途中已然确认了身份的秦良玉,一路深入皇家武库内部,在一楼类似现代服务台的地方登记造册。
最后爬起楼梯来~
秦良玉一边引着他上楼,一边介绍道:“这皇家武库一共有六层,一楼乃是来往者登记造册和休息所在。”
“二楼乃是诸般道经梵典所在。”
“三楼至六楼,收藏的就是各种武学了。这些武学层次方面有低有高。”
“故此泰皇上帝便将这些武学,一共分为了天、地、玄、黄四个等级。”
“其中天阶最高,黄阶最低。”
天、地、玄、黄?这种武学等级的划分,这是来到『斗破苍穹』了吗?
袁通心底不由吐槽起来,这位老乡作为穿越者,还真是花哨不少。
这种对武学等级的划分,要说没借鉴前世玄幻小说中的设定,他可不信。
就是怎么不见他将这套对武学的等级划分,在整个大明推行开来?
吐槽之余,现实中秦良玉已经引着他来到了武库二楼的入口处。
不过她并没有立即引着他进去,而是停下了脚步,转头询问道:
“早在多日前,泰皇上帝就传下诏令,对前辈你开放了整个皇家武库的权限。所以,前辈咱们直接去六楼?”
袁通回过神来,笑着摇了摇头,道:
“我不着急,既然对我开放了整个皇家武库的权限,没有什么时间限制,那就先带我一层一层都逛逛吧!”
秦良玉闻听他这么说,点了点头,当即带着他一层一层逛了起来。
……
一路逛下来,真个是琳琅满目。
不说别的,单是二楼就让袁通欢喜不已,这一层几乎涵盖了这个世界所有现存的道梵经藏、百家典籍。
可谓都是他需要的。
正所谓大道万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万般道藏,远比此界的各种武学秘笈更有价值。
当然这要看自身悟性了!
有的人读遍道藏,世上也不过多出一个牛鼻子老道罢了,而有的人却能自道藏中悟出九阴真经,武学经典来~
而经过这么些时日的修炼,他也终于发现自己的悟性还是很不错的。
想来也能效仿一下前辈。
况且,他虽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前古先贤们会不会武功,实力又如何,但他们境界之高远,却是毋庸质疑的。
道理都是相通的,
哪怕换到主世界,这些典籍也是弥足珍贵的存在,足以引得世人追求。
至于上面收藏武学的那几层,
虽然他还没逛到六楼,这最后一层,收藏着诸般顶级神功的空间,但单单是前三层,就已经让他大开眼界了。
从烂大街的“五虎断门刀”,到各大门派的各种独家武学,等等等等……
真个是浩如烟海,让人眼花缭乱。
而且这些武学无论哪一种,
都有新旧两个版本,对应『九品武道』推行前,和『九品武道』推行后。
照秦良玉的说法,之所以保留『九品武道』推行前的版本,是为了让阅览的人可以自行对比琢磨,触类旁通。
这一点,袁通也觉得做得很对。
毕竟,武侠史上可不乏前人绝学被后人瞎改一通,威力不增反减的例子。
没办法,世间庸人太多,真正称得上天资绝世的人物寥寥无几。有的人一通瞎改,直接将原来的精义给弄丢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会守着祖师爷传下的东西不放,将其奉为圭臬~
除了一部分人是真的守旧外,还有不少人是知晓自己的能耐,心知比不上祖师爷的天资,改还不如不改。
说实在的,
这种虽然也是庸人,但比起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可就强太多了。
一番感慨,放下少林寺的一本“大摔碑手”,袁通示意秦良玉带路,走出了五楼,沿着楼梯来到了最后一层。
一如前几层一样,
六楼的空间同样有着淡淡的药香味,那是一种专门用来驱虫的药粉味道。
墙壁上,同样嵌满了书架。
在能工巧匠的手中,格外精致,
或呈梅花状,或是六角星,或圆润如月,或弯弯点缀,有的还放置着花瓶、如意,比前面几层倒是华美了好多。
许是一种心理错觉,宝瓶的釉色,如意的玉光,书卷的墨香,连绵下来,给人一种不同于之前几层的幽深。
袁通走了过去,就着书架上标记好的书目,一目十行的扫眼打量了起来。
但见除了类似“葵花宝典”、“紫霞神功”、“独孤九剑”这些笑傲时代的绝学以外,还有不少几百年前的神功绝学。
“不老长春功”、“北冥神功”、“一阳指”、“六脉神剑”、“蛤蟆功”、“玉女心经”、“黯然销魂掌”、“小无相功”、“九阴真经”、“先天功”、“龙象般若功”、“无上瑜伽密乘”、“降龙十八掌”、“神照经”、“太玄经”……各种在前世鼎鼎有名的金书神功绝学,赫然在列。
不由暗自咂舌,心道:“这老乡到底是掘了多少前人古墓遗藏啊!”
虽然不少神功绝学摆放的位置处,书目后面标记着“残缺不全”的字样。
譬如“不老长春功”就直言是根据“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残篇创衍出来的。
但还是让他心底生出一股震撼。
这么多武功绝学,
放在武侠题材的穿越小说里面,都可以当成主角的金手指了!嗯,如果这座皇家武库成为随身空间的话~
一番震撼过后,就是无比的欢欣,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修行方面,可比在其他地方都要来得赤裸裸。
知识和见识,
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积累。
而这些穿越者老乡一百多年积累下的各种秘笈,说是价值连城都不为过。
当即抽出一本《太玄经》,来到书架中间的一方桌案边,研读起来。
……
就这样,
袁通开始在这泰山行宫潜修不缀,时而找人请教一些典籍上的问题,时而徜徉山中散心,再没有下过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