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49(1 / 2)
当年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满朝的大臣几乎没有赞成的,玉吉哈自请过去主持,并表示愿意下军令状,还对着朝里认为他想做封疆大吏的官员们表示,只要种树和黄河相关的权利,其他的一概不问,甘陕总督的职位也不求。
这样一种无欲则刚的态度让雍正颇为赞赏,在后来玉吉哈做出了几个模型当着百官的面做了演示后,终于同意了这一个方案,虽然每年都要花不少的银子,但是想到这些年玉吉哈给国库做出的贡献,再加上他表示每年会到各省去继续主持农事,雍正终于同意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跨时代的计划,虽然是玉梨蕊提供的书籍和一系列知识来源,但是玉吉哈的敬业精神也让玉梨蕊很是自豪。
当然家里也是有不少的变化的,比如,萨氏的娘家如今也因为在盛京和长白山药材上的贡献抬旗了,人参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半人工养殖了,这都是萨科达氏的功劳,萨氏娘家这一支也终于抬旗了,虽然是镶蓝旗,属于下五旗,却也是正宗的旗人了,不再是奴才包衣了。
在关外,哈斯氏和萨科达氏成为了无数包衣旗人的奋斗目标,似乎早就流失的血性和勤劳又回到了这些人的身体里,一个个对于立功,对于做出成绩一个个都很迫切,在这这种情况下,黑龙江将军和盛京将军在给雍正的折子里都提到了,要多给他们一些希望,让这些
人成为旗人的新鲜血液,带动整个八旗的活力。
因为好几次对着罗刹人,都是这些包衣表现的有战力,这让他们很是惶恐,生怕自己旗下的八旗子弟堕落了,以后没有了战力,这样自己的位置可就难保了,偏偏他们还不能吧其中的人员变成包衣的,因为这是祖宗规矩,那怎么办呢?只好从这里变通一下,把表现出色的包衣旗人变成正宗的旗人,然后编进去,一滴油滴进水里多少也是会有些作用的。
再加上皇帝再丰台大营的举措,想来对于提高整个旗人的水平还是有作用的。雍正对于这个很是重视,也觉得是个很不错的法子,于是这些年对于拥有老姓的包衣抬旗的事情开始关注了,稍微的放松了一点政策,让很多人都看到了希望。再加上玉吉哈的成就和官职,爵位,更是让不少人热血沸腾。
在宗室看来,只有旗人才是他们的根本,汉人怎么都是有隔阂的,就是老姓包衣旗人也比汉人可靠,如今雍正的这个举措其实宗室亲贵都是赞成的,觉得这样是一种扩展旗人的法子,也是血脉尊贵的表示,老姓其实就是汉人和旗人最基础的分别。
回到京城的玉吉哈已经是工部侍郎了,他在黄河问题上的成就让他这个官职做的名正言顺,想来将来他只要不犯错,一个工部满尚书估计是逃不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玉梨蕊的选秀其实也是让很多人瞩目的。一个有潜力的岳家和亲家,还是很有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