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高中,高中(1 / 1)

  这些政治诡异的波动或许阿米未必能明白,也看到到那么远,可这流传出去的好处,阿米还是有几分明白的,甚至连他们的传播的手法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别以为这个时候这种封建/迷信的事儿就半点传不出去,或者说这信会被当成宣传封建/迷信的罪证。人啊,嘴巴上下两层皮,只要你愿意,总能说得出道理来,不然这相对论是怎么来的?具体是哪个意思,就看你怎么翻腾了。你说这是宣传封建/迷信?不会啊,我这是批判,看看,这信里每一句都是在批判,在呼吁人们不能盲从,要有健康的科学的认知,不能听风就是雨,不能人云亦云,要坚信革/命的理念,你怎么就能说我这是宣传?

  到底这信过去是怎么个意思,那就真没法说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自己信了。就是这么办,那些想抓小辫子的,你能怎么的?你这要是也说不对,那我也能说,你这是见不得我批判封建/迷信,是你自己想要维护老旧思想糟粕,是借机想要宣传反/动独/裁思想,咬人谁不会啊!保证吓到一堆人。

  没点厚脸皮的本事一般是做不好官的,没有几分耍无赖的天分,那是在这个时期稳不住自己位置的,所以喽,这信过去,妥妥不会出岔子不说,还给这些本身就比那些下放的更机灵,更脑子快的人一个惊喜般的机会。光是借着这信来个反击的就不在少数,更不用说读懂了这信里头的奥妙,开始琢磨怎么利用千百年鬼神的威压来创造机会的事儿了。

  人的知识面或许有不同,渠道帮手也有差异,可在读懂了这信给予的信息之后,采用的方式方法却很有些类似的味道。在阿米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好些地方,似乎瞬间进入了神话年代,虽然程度高低不一样,可手笔还真都不小。

  某地某个大造反派某天出门就遇上了香蕉皮,跌破了头,去了医院又扎错了针,回家开个门还能拉坏了门把,一脸三天,足足倒霉了十来次,惹得周边十里之内的人都不敢随便靠近,被誉为霉星转世,还有人说是作孽太多,报应加身。有老人劝他弄点柚子叶什么的去去晦气,开始他还不信,可没多久,连着他家其他人一个个也开始倒霉了,这下不信也不成了,哪怕是为了孩子,也要迷信一回,可这一来他立马就更倒霉了,因为在做着迷信活动的档口,被人给抓了!哈,真是闹了个大笑话,主抓破除封建迷信工作的头头自己干起了这个事儿,这工作还能干?这领导位置还合适?后面到底怎么样这还用说?

  某地某红/小兵带着队伍,浩浩荡荡的去山里挖某个清代大官家的祖坟,据说这叫去除封建/残余,所有人正高兴又能正大光明的搜刮点陪葬好货的时候,走在前头的突然跌进了猎户的陷阱,好几个人和叠罗汉一般摔了个仰倒,若是事儿就这样也就罢了,不过是不小心,可等着这挖坟捞财的事儿刚做完,山林子里猛地出来一阵的阴风那就不对了,还有那刚摸来的银锭子突然颜色变黑,那就更加的吓人了!还有不知道那个人手里的陪葬茶壶突然炸开,吓得所有人脸色发白,腿脚发软,眼泪鼻涕全下来了,一路高喊着诈尸,一路往山下跑。这会儿哪有人还顾着什么封建不封建的,逃命才是最要紧的,这一路咋咋呼呼的回城之后到底惊到了多少人,造成了多少影响更不是他们能想到的了。

  有一就有二,有二自然不缺三,等着这样的事儿接二连三的出来了,还不拘于一城一地,那么这影响自然也就不一样了,不说全国议论纷纷,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事儿已经捂不住盖子,瞒不住百姓了。

  有了这样的实例,不说底层的工作人员还愿不愿意去当恶人,给别人当刀子使唤,就是上头那些人心里也有些虚的慌,一个个能爬上去的人哪个手里没点阴险狠毒的事儿?权力争夺本就残酷的很,很多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谁敢说自己一路走来一清二白和小葱拌豆腐一样清白?

  心里有鬼,心里发虚,自然动手的时候力度也好,程度也罢都缩减了几成,而这样的犹豫很快就被另一方捉到了空隙,原本压倒性的优势被逐步的追了上来,双方你挣我夺的,倒是比原本历史上更热闹些,而相对的因为实力差距缩短的缘故,那种大刀阔斧的打压排挤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毕竟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事儿还是没人愿意干的。

  另外,从全国角度来看,因为这些神神鬼鬼的折腾,好几个地方最是闹腾的人不是进了医院就是被闹的下来台,还有几个开始立场犹疑,不在那么坚定,这导致了这一年造反派原本计划的大规模的下放,斗争都变得缩手缩脚起来,整个地方上的局面开始缓和,不再有前一阵子那么紧张了。这是阿米怎么都没有想到的。就在她一门心思考高中的档口,历史已经在不经意间悄悄的滑向了岔路,开始不一样的偏移。

  第165章 高中,高中

  阿米拥有成年人的灵魂,即使不够成熟, 不够稳重, 也不够坚韧, 可逻辑思维能力等却已经完全成型, 这样的情况下, 读书也好, 做事儿也罢, 自然比寻常孩子更有条理性,也更容易出成绩,所以对于考高中阿米是不愁的, 甚至还带着几分隐隐的优越感, 为自己比别人多点底气而觉得莫名的傲娇。

  和阿米一起的小伙伴不多,当然阿灿肯定是其中之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对于读书,对于知识的态度不是一般的寻常百姓家能比的,特别是这个时候, 家庭经济情况和总体的大形势都对读书这两个字不够积极, 对于最底层的百姓而言, 满眼望去不识字的很是普遍,小学水平都能当个村干部,更不用说初中生,那已经能称之为知识分子。这样的情况下,家里的娃子能混个初中文凭那已经是家里大人舍得花钱疼孩子的, 哪有那么多闲钱继续往上读?看看那些被打倒的,多少都是留洋回来的,这说明啥?说明这书啊,只要读的能识字就够了,太多了未必合算。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爽文 系统 风雨琉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