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44(完)275(1 / 2)
嗯,值得一直说的是,这所谓的告御状,人边境来的不知道这告状该怎么整,居然一脑袋撞到了锦衣卫衙门去了?这……真的还能算是御状?好吧,好歹这说明他们锦衣卫如今的名声,在杀贪上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和反贪局有的一拼了。
受了冤屈,求告有门;受了灾荒,朝廷救灾及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这几年年景真心不怎么的,灾祸一年一个大招,可到底百姓的心还是稳的。对着朝廷也没太多的怨言,毕竟天灾人祸的,哪年没有?即使如今比以往厉害些,这不是朝廷也更得力些嘛,往上数几十年,那救灾可没如今这么利索。由此可见,即使天时再不济,皇帝还是好的。
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原本在十七年就该反了的广东白莲教憋屈的依然躲在一角,自己和自己玩;某个动不动造反的刘先生,还没蛊惑起灾民,就被手下直接告发;南面的某些小国,依然在大明的赫赫声威下瑟瑟发抖;北面的某个土蛮将本该带给大明的兵灾烧向了还是软柿子的后金……
依然做着千户的阿玉十分淡定的看着手里和历史截然不同的消息,喝着茶,手在桌子上轻轻的打起了拍子。
他已经可以预见了,这之后的大明即使再怎么折腾,比如万历又开始不上朝啊,或者这什么立太子的事儿上和人呛声啊,有了如今的基础,也绝对够后世的大明皇帝多折腾几年了。
最起码到了万历二十年的现在,这士绅一体纳粮已经基本完成了。有功名和有官职的,按照等级领取返税银子,再加上每年官员考核中田亩的数字核定,应该就足够吧土地兼并的问题解决一部分。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免去了田地税赋的流失。
大海中官方组织的海外贸易如火如荼,市舶司那边每年的商户合作联盟出海活动频繁,有这么一个大肥肉吊着,有钱的不在死盯着土地,作坊开始林立。底层百姓种田糊口,做工贴补家用,两相叠加,日子比以往已经好过多了。
即使如今灾祸依然频繁,小冰河气候越来越明显,可这不是有南面那么多朝贡的小国嘛,别的不说,把朝贡的东西直接指定成粮食,救灾真心不会再有捉襟见肘的麻烦了。以工代赈也一点点的开始在全国实行,这不但是让全国的官道越发的顺畅,水利越发的整齐,连着百姓对着劳役也不在谈虎色变一般的抗拒。
互市让北面的草原成了牛羊的养殖基地,西北成片的沙枣,成片的棉花田,让西北贫瘠的土地也有了经济产出,即使不产粮食也不至于没得吃。九边的将士从南面告御状的同僚身上学到了讨薪技能,只干了一回,就将那些喝兵血都快习惯的大人们给镇住了。一连串的人头让他们明白,啥事儿都该有个分寸,所以如今再不济7成的饷银总是能拿到的。
若是再加上这些年匠人们因为不断地研发获得的皇帝支持和地位提升,将作监的实名责任制的实行,让兵器精良程度开始恢复。这往日已经成为大明负担,成为软肋的九边已经重新恢复到了英宗时期的战斗力。
有了这些,你说,就是再来三大征又如何?就是后头的天启皇帝再喜欢木匠又怎么样?再说了,人天启真的没政治智慧?真傻不拉几的,他也不可能作着木匠还能掌控朝堂。宦官掌权名声是不好,可细看历史,这也不过是人家平衡朝堂权利的一种办法而已,最起码人天启皇帝当家的时候,没穿过打补丁的衣裳,人内库里的银子还是挺多的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