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387(1 / 1)

  嚓,这老小子想说啥?赤帝子是谁?刘邦啊,白帝子是谁?秦朝嬴姓赵氏?这两个无论是哪一个,和他可都没关系,你这么生猛的往我头上套,到底想干啥?阿玉眼睛都要瞪圆了,满是戒备的看着王祥,看的老头都有些好笑起来,一边摇着头,一遍笑说道:

  “何必如此紧张,如今既不是秦,也不是汉,也没什么帝子之说,只是那么一个颜色……罢了罢了,你在这么瞪下去,老夫也吃不住,索性长话短说。生民喜好直接简单,常以五□□分,这一点不知你是否察觉?”

  五色?喜好?用颜色给人做区分?咦?为啥他突然就想到了京剧脸谱呢?那戏怎么唱来着?……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啊……咳咳咳……差点唱出来了。阿玉忍的太突然,卡不住咳嗽起来。

  不过也正是这么一咳嗽,他倒是明白了王祥这老小子的意思。他这是想说,百姓往他头上套这红色,是喜欢他的意思是把。毕竟另一个红的不要不要的,那是关公,那可是武财神,多招人喜欢啊。

  虽说这解释,听着确实像是那么一回事儿,很容易让人自得,可同样的,阿玉也很明白这话音里说笑的意味。他可不是那种没什么见识耳朵软的,没这么容易忽悠,所以很不在意的摇着手说道:

  “什么喜欢不喜欢的,没这么玄乎。左不过是因为火炕说起,这才……,行了行了,只要不是和鬼火扯上,往我脑袋上套蓝绿之色,随便他们怎么说吧。”

  阿玉是说笑,可说完人家却没笑,到了这会儿,阿玉才发现,绿帽子什么的,这年头的人似乎没这个概念?

  阿玉猛地想起来,一直到人明朝,嘉靖皇帝赏赐臣子都还毫无顾忌的用“香叶冠”这种绿油油的帽子呢,由此可见这个寓意深刻的代言词……嚓,其实这是元朝确立的,因为人孛儿只斤家的男人规定了,青楼龟公之流只能带绿色的帽子。而在这家之前,虽说不如什么朱紫,充作贵色,可没犯忌讳到这地步。最多也就是低贱些,比如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中说“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就是这个意思。毕竟那时候人大唐官员的官服里也有绿色的对吧。

  更往细处追究,意大利近代符号学家艾柯(Umberto Eco)研究认为:每个时代虽然用同样的颜色字词,但这些字词所指的颜色却不可能一样;也就是说,古代的绿和近代的绿不可能相同。

  以前所谓的绿指的大概是帛布的自然绿,即一种青青寡寡,被水漂白过,有点营养不足的绿色,比如汉代的奴仆阶级被称为苍头,原因即在于他们所戴的巾是这种绿色。所以成为贱民阶级专用的颜色很正常。与绸缎鲜亮的绿,贵族皇室轻纱用的绿,自然是不一致的。

  头脑风暴给自己来了这么一通之后,阿玉突然没了说话的欲望。整个人都有些懒散起来,有时候吧,穿越的次数太多,太靠前就是这一点不好,这知识代差的太大,代沟太明显,让人十分的无趣。

  不过再无趣,有客人在,也容不得阿玉懈怠。故在发现王祥不懂这个的时候,索性跳过了这一截,反过来询问起了别的。比如曹魏那边明年耕种的事儿。好歹他如今这知农的名声不错,总不能刚当升了爵,就忘了本吧。

  王祥能在七老八十还官运不断,这人有多机灵可想而知。而这个机灵人,对于人情绪的敏感度,那更是超出常人不知道多少倍去。由此,从阿玉警惕赤帝子之类的,到转换话题的速度上,他自然已经明白,这眼前的秦郎君对于百姓叩拜,世人追捧什么的,似乎没什么兴趣。稳重内敛,心性不凡的很。

  等着阿玉问起农事,王祥心下更是给阿玉贴上了一个实在人的标签。许是越没什么,就越喜欢亲近什么。像是他这样靠着炒作名声混起来的人,虚的接触的太多,所以对于这样的实在人更欢喜亲近些。王祥觉得阿玉不图虚名,忍不住的,这嘴巴就有些管不住。别说是阿玉问的农事上的问题了。就是曹魏那边的政事,各个世家之间的纠葛,士族姻亲间的亲疏,都透露了好些,听的阿玉眼角挑了好几次。

  等着王祥说痛快了,被恭敬的送去客房休息,阿玉才揉着额角,失笑着重新思索这王祥的来意。

  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光是他这里就来了三次,而且这一次还是大冬天,飞雪漫天的时节,不辞辛苦,只带了不到十人的侍从……那么其他人那里呢?比如那些王祥的老友家中?旧交新友该是个怎样庞大的数字?阿玉从不认为王祥这样的南北走动,就真的只是单纯的拜访,从刚才王祥那些八卦中可知,这人在曹魏,虽说打着隐居的名头,可消息却一点都不蔽塞,那么在东吴呢?他又有怎么样的消息?这南北之间的消息交流……

  中国或许是间谍历史最早的国家,从有战争开始,间,细作,谍,就不曾少过。可将这消息贩卖的如此光明正大,做的这样毫无顾忌,明目张胆……阿玉还是忍不住想要摇头。不知该感慨士人的堕落,还是可惜这间谍发展的退步。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君子贵在慎独,谨言慎行以全己身这个道理已经很清楚了。然,这世间卖弄口舌,以纵横之术谋取出身的,也同样皆是圣人子弟。由此可见,伪君子这三个字,还真是……一竿子搂住了不少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