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百年大计310(2 / 2)

虫子道:“以物流行的名义去谈的,都不怎么顺利。四个大家族的人是一直探问我们要做什么,想要入股。那些小家族狮子大开口,都要很高的地价。倒是那些农民,死活不肯答应卖地。”

苏圣平同样紧皱眉头,没有立马答话,站在原地转圈。自古以来拆迁都是个麻烦事,自己又不是正管的官府,没办法“征地”。思索了好一会才对虫子道:“那四个大家族,你亲自去和他们谈,如实告诉他们我们的目的,就说是我说的,让他们行个方便,算我苏圣平欠他们一个人情。那些小家族你看着办,总归是以利诱之,如果是经商的,可以让他们加入商会,想要工业园的货物的也可以给他们,你再查一下他们家族中有没有子弟在我们这做事的,有的话让他们回去劝劝,能成的话你记下,考核上记下一笔,也可以让他们家族中的子弟加入我们。实在不行,你们再考虑用些手段,但要把握尺度。”听到这里,虫子心领神会,苏圣平这是对他充分授权,只要不过分,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了。倒是唐老爷子听了,皱了皱眉头。

苏圣平接着说:“真正麻烦的是那些农民。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实在是太强了,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都紧紧依附于土地,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已形成上千年。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从土地上获得收入,导致土地成为主要的、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为了土地,人们愿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已经是一种民族情节,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不例外。有了土地意味着能够生存,所以,对那些大小家族可以威逼利诱,对那些普通农民则不可以。”

“但是,如今我们面临一个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创办学校,发展教育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好教育不仅仅能使我们获得成功,关键是还能让我们这个民族不至于落后。在我这里,这件事情比任何一件都重要。当然,这样的大道理我们说说就是了,农民才不会管你。所以,处理他们这些人的办法,无外乎还是利益交换。”

“他们不愿离开,不是因为脚下的土地,而是因为脚下的土地是他们一生的希望。所以办法很简单,就是给他们希望。两条,一是招工,只要愿意进工业园做工,满足条件的都可以安排。此外,学校创办的过程中和建好之后也需要大量的劳工,只要满足条件,都可以安排。二是置换。以土地换土地,换到我们在其他县的土地,我们给钱让他重新造房屋,土地面积增加两成。如果他们愿意要宝岛的土地,建房的事情照旧,土地面积翻倍,并且永不纳税。”

听了苏圣平的措施,虫子不住点头,就连唐老爷子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对那些大小家族他不关心,他在乎的是苏圣平对那些普通农民的态度。作为最早加入苏圣平体系的一批 “高素质人才”,唐老爷子人老成精,对苏圣平的所作所为岂能毫不知情。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在乎的是苏圣平对他们这些底层的人的态度。以苏圣平今时今日之实力,想要搞定那些农民实在太容易了,但既然他能这么重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两个办法也是实实在在的给农民好处,这样的人才值得自己一把老骨头了还为他奔波劳碌。

议定了买地的事情之后,几人又来到各处看看,勾划着各种建设。不知不觉已是日落西山,这才匆匆忙忙往回赶。

按照苏圣平的计划,这次要建一所综合性“大学”,并且在此“大学”下面设置几首“专业性院校”。依托科学研究院为基础,老师也是现成的,教材的编订已经下达任务,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以他们的身份还能出书育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各个研究所对这个任务都十分踊跃,恐怕不用太长时间都能纷纷问世。

“专业性院校”的设置,一个是突出战略需要,一个是突出民生需求。战略需求,总体上是以最终打败元朝为目标。民生需求的话,则是为了发展实业获得利润,和学校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校发展。这两方面很多技术都是共通的,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因此,考虑的几天时间之后,苏圣平就基本定下了建设学校的方略,这所“大学”将设置几大学院:国学院,主要教授汉文和国学经典为主;律法学院,专门培养法律人才;格物学院,专门培养数学、天象、物理、器械研究制造方面的人才;化工学院,专门培养冶炼化工方面的人才;医学院,专门培养医护人才;营造学院,专门培养土木工程、水利人才;航海学院,培养船舶制造与航海方面的;地质学院,培养地质勘探、地图测绘方面的人才;农学院,专门培养物种培育、农事方面的人才。

定好了学院设置之后,就是划分他们各自的“地盘”,科学研究院最终还是决定设置的中央位置,其他学院充分考虑了研究对象的特性和工作的需要,环绕着研究院设置。航海学院因为特殊性,将会留在原地。

苏圣平这边好了之后,唐老爷子已经在四处勘探,准备按照苏圣平的方案,规划各处建筑,虫子则是四处活动买地。表示出决心之后,虫子买地的事情还算顺利。苏圣平也暂时放下这边,开始应付另一件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