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南朝风雨3398(1 / 2)
今天是内阁惯例的三天一小朝,皇帝会在今天和内阁所有人以及未入阁的尚书等人会面,商议一下朝中的重大事项。
内阁首辅杜文心坐在锦墩上,正在闭目养神。下来依次是东南党的吏部尚书周鼎、礼部尚书周颐林、兵部尚书周秉政,一人一党的户部尚书唐海刚,江浙党的刑部尚书孙博茹,江淮党的工部尚书卢文然,此外还有江淮党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武冈,偏向江浙党的大理寺卿张志荣,偏向江淮党的左都御使唐平阳和东南党的右都御使陈文敬。
如今朝中的局势,内阁这边显然是东南党的天下,除了首辅之外,三周尚书位居要职。唐海刚、孙博茹和卢文然各有阵营,有时会联合,更多的时候却是自行其是,一盘散沙对付不了东南党。唯有唐海刚因身份特殊,话语权大了一点,另外三党都不敢明着反对这号皇帝心腹。
但是,翰林院、大理寺、御史这些清贵职务,又大多把持在另外两党的手中。这样,反倒是形成了一种制衡的局面。皇帝居中裁判,朝局反倒是磕绊当中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皇帝端坐在御案后,面色略带一点疲累的看着手下重臣。边上站着内侍监的老监正,始终低着头,却没人敢忽视这个掌握了抓捕审问之权又把爪牙伸向各地的老太监。
前些年,内侍监才重建,主要是往重要的州府派遣太监成立内侍监。如今,内侍监可是遍布各地州府了,好在还没到县一层级。替皇帝监察府县,加上几年时间的发展,内侍监的实力实在不容小觑。好在这老监正似乎从不和朝臣交往,一般也不插手政务,在场的大臣倒也没有过多的忌惮。
当然,场中还是有人和老监正保持着良好关系的,比如内阁首辅杜文心,近水楼台先得月,倒是因为杜倩的关系,和这老监正有所交往。此外,就是唐海刚,两人早年就曾经合作过,一方获得户部尚书的职位,一方获得重建内侍监的好处。这些年看似没有交往,实际上却是时常暗通款曲。比如,唐海刚就知道皇帝因为贡赋检点官的缘故很是焦虑。
今天小朝会的主要目的还是商议贡赋检点官南下之事,这已经讨论过多次,一直没有定论。皇帝还是想有所准备,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说了几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后,皇帝果然还是把话题引向贡赋检点官。道:“周尚书,元人明日就会到达江宁,一应礼仪是否准备妥当?”
迎接他朝使臣是礼部的任务,周颐林躬身答道:“启禀陛下,礼部已按照惯例,做好准备,不会给元人口实。”
这是规定工作,赵世卿没有任何表示,转头对内侍监监正说:“监正,贡赋检点官巴日尔南下,所为何事,可有消息?”
老监正答道:“巴日尔整日里游山玩水,似乎并不着急南下,内侍监多方探查,未能明白他南下的意图。”
赵世卿抿嘴一叹,道:“朕总觉得元人突然派出这么一个官员南下,恐非善事,众位爱卿可有何想法?”说完,目光搜寻场中诸人,却没有一人跟他有眼神上的互动。
唐海刚站在那,心里想着昨晚上刘天瑞的话,见场中诸人都不答话,咬咬牙道:“陛下,臣有一猜测。”
难得有人回应,赵世卿道:“唐爱卿请讲。”
唐海刚不紧不慢的说道:“前次朝会时,已得知这巴日尔的来历。他是元朝国师也呼温的学生之一,之前从未在元朝中担任职务,这一次担任贡赋检点官,有说是国师在给他铺路。如果真是也呼温在替他的学生铺路,担任的又是贡赋检点官这个三十年未曾出现的官职,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增加我们的贡赋。”
众人听了唐海刚的话,都是一阵牙疼。要不是两百万两银和两百万石粮压着,朝廷财政也不至于如此捉襟见肘。其实,场中诸人得知巴日尔的官职后,首先想到他南下的目的就是这一着,只是这主要涉及到户部,最终恐怕还必须得答应元朝增加贡赋的要求,所以没人愿意说话,害怕这事落到自己头上,唐海刚身为户部尚书,最终怎么躲也躲不过,所以才会当出头鸟。 就在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的时候,唐海刚却接着说:“不过,臣认为元朝大汗的目的并不在此,或者说是想以增加贡赋为由达到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