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分配利益(2 / 2)

走进书房内,看到里面的这几人,刘毅、刘道规、何无忌、刘穆之、诸葛长民、孟昶,都是京口举兵的发起者,看来是创业成功,几个大佬要分胜利果实了。

刘义之朝他们一一行礼过后,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只听刘穆之开口说道:“眼下天子还在桓玄手中,需得从宗室中选出一人承制总百官,暂摄朝政,并召令四方,讨伐桓玄,这样才算师出有名。”

是啊,晋朝毕竟国祚一百多年,依然在士卒百姓心中存有威望。

天子在桓玄手中,朝堂群龙无首,起码要推出一个司马氏的人,名义上统领朝政。要不然,和桓玄那等乱臣贼子有什么区别。

毕竟北府军的众人,是打着恢复晋室的名义起兵的,而且在此之前,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几乎没有。

既然如此,还不如推举出一个司马氏的人。

“那扬州刺史之位呢?”刘毅开口问道。

“扬州刺史应当让给朝堂上的诸公,以此来安定他们的心思。”刘穆之沉吟片刻说道。

“哼。”刘毅有些不满的冷哼一声,在他看来,桓玄强大时,那些人投靠桓玄,现在不找他们秋后算账就算好的了,怎么能把扬州刺史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们。

“道民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毕竟朝廷还未安定,我们需要那些人的支持,扬州刺史之位,不如就交给王谧吧。”刘裕身为带头大哥,站出来表明态度了。

唉,果然是共患难容易,同富贵难。看着书房内几个人神态各异的表现,刘义之心里暗叹道。

不过让他来看的话,扬州刺史这个职位对于东晋都城建康来说太重要了,如果真的要是强行拿下未必是个好事。

首先这几个人,没有举事之前在朝堂上的官职都不高,说白了就是中层将领。靠着起兵推翻桓楚,这才站在了东晋权力的中心。

可现在的情况是,桓玄还掌控着天子,并在老巢荆州招兵买马,整理军备呢,而且他的余党割据着不少州县。

更何况,这些世家大族盘踞朝堂多年,如果不选择和他们合作,要是这些人反手勾结桓玄,到时候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赶紧扩张实力,消灭外在危险。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否则容易鸡飞蛋打。

毕竟,权力是妥协的艺术。

要是一点好处都不给别人留,谁还跟你玩啊。

当然,刘义之心里是这样想,但也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装逼,说出来。

在坐的这几个人,当时共同举兵,只不过推举刘裕为盟主而已,相当于合作伙伴。能让刘义之这个十二岁的孩子,进来旁听这等大事,已经很给刘裕面子了。

要是刘义之敢哔哔赖赖,脾气差的,估计可能当场就会发作。

至于后来,刘裕让十来岁的儿子镇守彭城、洛阳、长安,那时候的刘裕已经大权在握了,政敌基本被他消灭完了,是众人的主公。

经过几人的商讨,终于分配好了利益。

首先,是推举司马遵,承制总百官,暂摄朝政。

其次,把扬州刺史的位子,让给王谧,换取世家大族的合作。

刘裕得到了领军将军、徐州刺史的位子。

刘毅,冠军将军、青州刺史、广陵相。

何无忌,辅国将军、琅玡内史。

刘道规,振武将军、义昌太守。

诸葛长民,建威将军,宣城太守。

刘义之,中兵参军。

这次举兵,北府军将领,人人分得一块蛋糕,势力范围几乎控制了长江中下游。

相当于从中层军官,逆袭成了一方大佬。

这也标志着北府军所代表的军功集团的崛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