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第74章 困而不学的落后分子192(1 / 2)
吴焜在学习上表现不好!
陶老师费心教他认字。
走路时,教他植物的名字,住下后教他家具的名字,又让他学一份文件。可他前面学,后面忘,开群众会时,他不愿开会,赖在会场外警戒,让燕明跟着陶铸儿**。两次后,陶铸儿把他俩换了过来,可他开会时,听着听着,竟然在会场上睡过去了。
陶铸儿也不恼,下次开会时,专门让他来讲,可他吭哧吭哧的说不成个话,让听众比他更急。陶**又让他读文件,可一页纸的文件,他要问几十个字,真是不胜其烦。
这一天,走访途中,歇息时,陶铸儿专门找他谈话,讲了学文化的重要性,最后还握住他的手,语重心长:“有一个成语,叫困而不学,就是说在大事上困惑,可又不学,你就是这种情况。你擅长打仗,可你没有军事理论,这样,你永远也不会成为象刘大传那样的名将。这一阵,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发动群众,为以后和敌人作大规模的作战做准备,没有作战任务,你要好好利用这段难得的学习机会,光会打仗、仗打的好不行!作为一名红军领导干部,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吴焜蒙圈道:“陶**,我也是领导干部?”
“当然哪,革命形势好转后,队伍一定会扩大,你就只愿带这十多个人?”
“当然人越多越好,可?”
“眼前是少点,会有的。”
“到那座山,唱那座山上的歌。到那条河,哼那条河的调。您还记得么?认识您那天,李传富和胡厚祥我们一起拉纤,当时您在船头上,胡厚祥起了个纤夫调,我马上给他改了,改成了巴阳峡的纤夫调,嗯,您大约记不得了,我唱给您听。”
他清清嗓子,在山坡上唱了起来:
“羊子石,对调羹,
虎臂滩,三龙沱,水府三官半岩里。
七星观,金山寺,
铜钟一声到双江。
官塘深呀,有乱石滩,
清和寨,在北岸。
栈溪沟,大石槽,河水淹的是龙盘石。
小周有下岩纤,巴阳望鸭蛋窝。
黄柏有个瓷器铺,没得瓷器没得屋……”
开始是喜悦,带着巴阳峡的风,巴阳峡的雾,巴阳峡激流的咆哮,巴阳峡人乐观的情怀,渐渐地转入低沉,转入悲伤……
陶铸儿本想制止他唱,明知道这小子在转移话题,可自己也想听,想那些曾经在峡流中拚搏的日子,那些青葱的岁月……
当听出纤夫歌后面的低沉哀伤,当然能明白吴焜哀伤的原因。唉,今天给他的谈话又要失败么?
陶老师不禁恼羞成怒,只可惜这时手中没戒尺,不然……
“每天必须认字五个?这是任务!这是命令!不然,给处分!”
“啊?”
陶**是位好领导,更象个大哥哥,他对老革命王渡,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对同志友爱,下级犯了错误,他从未严厉地训斥过,细心地讲道理、摆事实,自己有错误也总是虚心承认,接受大家的批评;打仗时更是不避危险,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但对我为何如此严厉?为什么要强迫我学文化?
陶**的安全不是问题,也许是吴焜已经初具“虎性”,有他在身边——“辟邪”。比如发生了一个有点老套的故事。
这一天,三人到毛坝场去,途经桑树沟,爬上山岭时,山坡乱石林中,窜出来几个土匪,按劫道规矩,走完了打招呼的例行程序——要买路钱。
吴焜看这五个土匪,两支长枪一把盒子枪,一把刀一根梭镖,都是老掉牙的货,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没一件光鲜。几个土匪的脸上,呈现出长期饿饭的菜色。
抢匪穷,没油水!被抢的“受害人”之一吴焜,有些打不起精神,无精打采。
燕明挡在陶**面前,抽出了他的巩县造盒子枪,陶**亮出他的西班牙盒子枪后,顿时,几个土匪眼发亮。
突然,吴焜的后背被人用枪抵住了,埋伏在后面的两个土匪,拿着一长一短的枪逼住了他。
这段时间的宣传工作,让摸爬滚打惯了的吴焜,无聊得一天数指头玩。看了后面来的这两人,突然兴致盎然,眼睛发亮:“几位好汉,快开盘子?什么价?” 为首的是个瘦高个,诧异地盯着这个比他们还要高兴的“肉票”,谨慎地说了条件:要钱!没钱?吃的也行!衣服要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