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昔日战友再同窗383(1 / 2)
谁也没有想到,身处“碧涧生潮潮自暮,青山如画古犹今”情景中,在此品赏青山钟灵毓秀,觅踪迹千古传奇,看汉江水天一色,绿树掩映山道,鸟鸣婉转山谷,沉浸在美景如画中的,是工农红军改编的抗日军总部,任命的南方抗日军第三支队第六团上校团长——吴焜。
话说吴焜和政委刘先利,被录取为抗大学员,接到脱产离岗学习的通知后,俩个非志愿的学员,背着背包,按通知要求,先到湘鄂军政志部集中。
抗大通知规定,师团级以上中高级干部学员,可自带随身短枪,还可带一名武装警卫员到校,平时编入校警卫队。
刘先利到52团,还未来得及选警卫员,不带。
吴焜的警卫员万山下连当排长去了,索性也不带。
踏进湘鄂军政志部的屋里,见到同时要去当大学生的战友时,两人吓了一跳:太多了!
不但有湘鄂军总部众多的首长,几乎湘鄂军军、师、团级的大部分主官全部要去上学,六军的原四个师长,贺祝极、刘友连、张朝乾、吴焜,凑齐了,老战友变成了同窗。
由于吴焜在甘孜调进17师时,湘鄂军在分兵过草地,6军在前先行,又先到哈达铺,先出发到两当,湘鄂军二军的干部们,对吴焜是先闻其名,未见其人,纷纷通过贺祝极来认识吴焜,握手寒喧。
尤其是贺德火、廖唐生两人,拉着他的手就不松开。
他在草地上接济6师,七战七捷、郭川退敌救李震,娘娘坝临危受命带出16师,罗家堡拼死突围,强渡渭河,三战张灵甫的战绩,让他在湘鄂军里盛名远播。
很快,本就性情跳脱的吴焜,发挥他“社交牛逼”的特质,跟湘鄂军的中高级干部们笑闹成一片。
按规定不准带马。
没关系,大家喝了政志部特意准备的仅有羊肉味的羊汤,吃了一肚子土豆,抹了抹嘴,背上行李,笑语喧天的上了路。
1月19日早晨,大家赶到位于西北根据地城中心的学校,意外到喜出望外的是,来接待大家报到的,竟然是老领导、原6军军长白军。
从未进过学堂的吴焜,本以为要上课坐冷板凳,听课坐“飞机”。见到熟悉的军长,内心的恐惧少了很多,拽着老领导打听读书的事。
开学事务多,白军忙得脚不沾地,那有空跟吴焜这种学习上的落后分子叨叨,宣布今天自由活动,可以在西北根据地城内,自由的转转,晚上归校就行,明天要分班。
大家开始拉帮结派上街**,白军却对急着上街找热闹看的吴焜说:“洪老总派人来留了话,要你报到后,到他那里去一趟。”
进红军总部,验明正身,警卫战士领着吴焜,径直来到洪老总院子。
洪老总坐在一把西北老农坐的躺椅上,借着明媚的阳光,戴着老花镜看报纸。
听到报告声,从老花镜上瞄过来,见是吴焜,“噗”地笑了“咦,出息了,大学生了嘛。”
吴焜坐在石桌旁的小凳子上,苦恼,又不敢启齿。
康玉珍大姐端来茶水,看到吴焜的苦相,知道他的心事,抿嘴一笑,扭身进去弄饭。
洪道戏谑地问:“怎么,焜娃,想媳妇了?27岁了吧!”
吴焜喝茶不应声。
见吴焜如此态度,洪道岂不知他心事,取下眼镜,严肃地说道:“我们从踏上西北根据地这块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抓干部的教育。去年6月就成立了红军大学,抽调了华中红军主要的军、师、团主官,脱产去学习。这次西安事变后,国共要实现第二次合作,我们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正是进行干部培养,积蓄力量的好时机,所以我们把红军大学,从第二期起,改名为抗大,学校也从农村,迁到西北根据地的城里来,让学校置于党的直接领导下。咋的!你这个放牛娃、拉船的纤夫,有多少文化?还不愿意读书?是个什么觉悟?什么思想?嗯!”
吴焜坐在凳子上不吱声。
“有的同志想学习,爱学习,你呢,只知道提枪舞棒,冲锋陷阵,什么理论呀,理想啊,战役战术呀,一慨不懂,更可恨的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听话音不善,吴焜两脚并拢,身姿坐正,继续抱膝垂头:“我没进过学堂门。”
“正因为没进,所以要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