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太年轻了457(2 / 2)
路过战地服务团这块地时,还有多嘴的人,对几个姑娘说:“大家心里都清楚着呢,你看调来的补充营,战士们脚儿软软的,枪都还在背上,那像执行任务。”
有好事人问:“这吴副团长,据说是天上的白虎星下凡。哎,同志,听说你们服务团有个姑娘喜欢他,是谁呢?指给我瞧瞧。”
“要你管,快走吧。”张掌珠鼓着腮帮子生气了。
杨雪萍拉住王秀陌的手,紧紧不放,她的眼泪流下了,傻呆呆的。
军部里,同是南调干部的通讯处长,亲自将一封电报送来,是一支队司令员程坚,标明十万火急的电报:“军长鉴:吴焜非战场抗命,判决须经军分会决定,吾已来途中,万请等待!”
程坚的意见,公孙挺不得不考虑。
“好吧!”公孙挺终于对叶翔说出了这句话。
公孙挺这一次一意孤行的决定,李治明盲目执行命令,制造的这场悲剧,悲剧人物不止是叶道志、徐长胜,还有他们本人。
公孙挺从此跟南下干部有了隔阂。
三年后,徽南事变发生,有一千多名战士成功突围出去,他们找到程坚的部队,成为新组建的南方抗日军的骨干力量。但是,也有人因行踪不明,审查没通过,这其中就包括,南方抗日军军部侦察科长李治明。
对比南方抗日军的高层领导人,李治明战功不显,名气不大,他只是一名侦察作战科长,但却是最贴近军长公孙挺、副军长方仁德身边的人。徽南事变后,李治明和南方抗日军其他干部战士80余人在徽南深山密林中坚持三个多月,后北渡长江到达无为县,与新编的南方抗日军第七师汇合。
重新组建的南方抗日军军部在盐城成立后,专门成立一个审查委员会,用来审查陆续归队的干部战士,甄别他们中是否有叛变投敌者。其实,这些归队的指战员们都是非常忠诚的革命者,如果叛变投敌了,还会再归队吗?早到国军部队中吃喝享受、或打道回府了,怎会再回来找罪受呢!所以很快,绝大多数人都通过审查,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李治明归来后,专门给新任的南方抗日军政委写了一个报告,详细汇报了突围的经过。
但军部却高度怀疑公孙挺被俘、方仁德遇害都跟李治明有关,派出锄奸干部赶赴南方抗日军七师驻地,将李治明一行人拘押审查。
锄奸部的几名干部也是西北根据地的南调干部,在询问完突围事情后,询问起当年李治明无情枪杀徐长胜的事。
有一个干部象廖爱国当时一样,泪湿眼眶,一声声悲愤的暴吼:“你凭什么开枪?你凭什么开枪?你是叶道志、陈五和、徐长胜的对手吗?”
李治明被关押在无为县政府大院里靠后的一间屋子里,门口派了一名小战士站岗。李治明情绪极为低落,整日郁郁寡欢,心事重重,连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安,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离徽南事变爆发已经过去快一年了,绝大多数人都审查完毕,走上了新的岗位。而李治明被羁押有好几个月,还是迟迟没有组织结论。
他知道问题在哪,枪杀徐长胜,逼死西方军骁勇猛将叶道志,已经超越了组织和老战友们原谅的底线。
他心灰意冷、悔恨无限,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骗门口看守的小战士打开了门,手疾眼快地抢过了小战士手中的步枪,又快速返回屋内,把门栓上,将枪口顶住自己的下颚,用脚踩动扳机,大喊一声“叶道志、徐长胜,我对不住你们。”
随着清脆的枪响,李治明倒地身亡,时年才27岁,太年轻了。
任何人都会经历年轻的阶段,年轻的时候,大多对老人们的告诫置若罔闻。特别是当有老人,在委婉的告诉你年轻时,年轻人应高度注意,因为你极有可能在铸造,可能影响你终生命运的大错误!
李治明自杀身亡,石破天惊,惊动了方方面面的领导。立即,南方抗日军军部宣布,已查明,方仁德等领导遇害与李治明无关,他们是被冤枉的,其他人员一律归队工作。
南方抗日军七师为李治明开了个追悼会,向李治明的亲属作了如实相告并表达了歉意。南方抗日军的新政委也专门开会,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他说:“我派保卫部门去了解情况,但没有及时跟进了解情况的进展,没有及时保护好他们,让好同志蒙受不白之冤,导致李治明同志自杀,这是我的失误,我在这里诚恳地检讨,并向受委屈的同志们道歉,向死难的同志默哀!以后绝不能再发生这样的悲剧,请大家监督,如果再有,首先撤我的职。”
也有同志说,李治明心胸窄,装不下事,受不了委屈,心态差,遇事想不开,才走的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