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中午吃啥469(2 / 2)
《晚宿丁角村舍》:
“夕晖将敛照,归鸟亦依林。
平野烟光合,孤村树色深。
倦投茅舍宿,醉拊瓦盆吟。
一夕安眠好,来朝向碧岑。”
丁角南有高不过百米的丁角山,是顽童们钓鱼挖野菜的好地方,山下阡陌纵横,风光秀美。在丁角山曾出土汉魏六朝时的砖石墓葬群,证明两千年前丁角附近就有贵族居住。后因海岸线不断东移,丁角河道枯竭,集镇才移至水运发达的宝埝。
宝埝地处丹徒、句容、丹阳、金坛交界处,商业贸易繁华如城。
程坚安排六团在宝埝休整。
日寇同样垂涎这里的富庶,宝埝镇里驻有日伪军。
按照一支队部的安排,六团团部住丁角村。乔心铭布置六团各营连,分驻在丁角村周围。
何明、李云的特务连一排、三排住靠近丁角村的坞村,保卫团部。
这坞村,如果不是一支队部指定六团部住丁角,吴焜非常想把团部弄到坞村去驻。无他,只因为坞村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防备曹操大军攻击,大筑防御的城堡,这些城堡有水路相通时,则叫坞城。坞村就是那时的一个坞城,曾经非常繁华,后逐渐缩小成村,有茶馆,说书人,既能怀古,也能跷着二郎腿听书。
吴立夏、毛生弟的二连,驻在“禄食村”,算是掉进了米窝子了。“禄”是古代官吏的俸给,传说当年一位皇帝经过,认为这里是鱼米之乡,在这里种庄稼旱涝保收,可以自给,像享受了朝廷俸禄一样,于是赐村名“禄食”。
二营五连住鲁溪村,鲁溪村的名字来得更久远,是春秋战国时期,有鲁国人迁移到此,看到这里风景秀美,就选择了门前有条溪水的地方作为定居地,是以叫鲁溪村。
二营六连一、二排住大庆庄,这里原名大坟庄,该地多贵族坟地,老百姓为图吉利,改大坟庄为大庆庄。
一连住塘西村,乔心铭让他们住这里是有原因的。塘西的村名,跟丹阳县的一个村名完全相同,这里村民的祖先就是从丹阳迁居而来,是真正的丹阳人,为纪念家乡,他们的村名还是沿用故乡的原名,代代守望。最相信吴焜“丹阳兵传说”的一连,希望在这里扩大,增加真正的丹阳兵元素。
八福村是村里有八口井,井水给村人带来福气,所以称八福。特务二排和后勤、伤病员驻在这里。
还有个前隍村,是当年程坚来到此地后,驻扎的第一个村庄,“隍”是专指在皇帝身边工作的读书人,意寓皇帝身边的耳朵。这里目标大,只由一连放了一个排在这里警戒。
大陆村的万字杆出秀才,笔杆子多,有万把笔杆子之称。二营六连叶诚忠的三排驻在这里。
还有个后亭村,乔心铭没安排驻军。因为这里是古时丹阳到句容的必经之路,沿路修有一些凉亭,供旅人休息,其中三座凉亭,分为前亭、中亭和后亭,前、中两亭在岁月变迁里已消失,只剩下后亭这个村名,让人凭吊历史。但毕竟是交通要道,易遭受袭击。
富裕而人口稠密的宝埝,在这个中国还穷困的时代,就以一乡之力办起了中学、医院。
富裕之地多名胜,穷寒之地多胜景。
宝埝医院所在地,旧时为渡口。渡头山之东有胭脂山,山上泥土呈铁锈红色,村人常用来腌咸蛋,传说刘伯温当年为斩断王气来江南,到了宝埝镇西一座石桥边坐下休息,随手将手里的宝刀往土里一插,谁知这里正是龙头所在地,龙血外冒,把2公里外的山都染红了,成为了今天的胭脂山,刘伯温休息的那座桥就成了斩龙桥,至今仍在。
这里的地名中,没有“峰”“坡”“顶”“台”等山区常用的地形名字,所用地名,无不显示出地势平坦、低洼、富庶、安康的成份。
大文化人叶翔,带着他的助手吴焜、乔心铭、刘颂清一行来到丁角村时,被这里被岁月雕琢出斑驳点点的古街房子吸引住了,马上就是饶有兴趣、目不转睛的凝视。
顺利到达茅山根据地,所有人的心情舒畅之极,轻松地四处打望。
铜匠秀才阚济仁挤过几个没文化的团首长,凑到大文化人团长身边:
“团长,你看那个阁楼上,对,还有美人靠椅子的小楼,歪斜而立,是不是可以看到百年前,楼上美人慵懒的情形?”
号称“闽东才子”的黄风,立即指手画天的感叹:“这江南的雨,长期浸染着老屋前的绿叶,四时明亮的绿色,多么让人惬意。就连这些古朴的地名,都象蒙有尘世里的灰尘。”
学贯中西的文化人叶翔,和他的几个文化人战友,**墙上的斑痕,抚今追昔,嘴里念念有辞。
吴焜、刘颂清、乔心铭等几个武夫,面面相觑,怎么也搞不懂这伙子人是在干啥,这看着要倒的墙壁有什么看头?
一通仪式咳后,终于咳醒中了邪的几位。
叶翔回过神来,笑看众部将:“三位兄台,我猜得到你们要说什么?”
三个武夫作揖成礼“叶先生,请讲。”
叶翔笑:“无他,中午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