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对着太阳发誓515(2 / 2)
叶琛屈指一算,六团已走近百里,走出了原定两天的路程“宿营么?”
汪明:“部队情绪很高,精神也好,是不是继续,再走一段?”
叶琛:“征求各营连意见吧?不要太累。”
有战士:“我这才刚刚流几颗汗,腿脚都没走活络,就要扎营了?”
有战士:“不扎营!这一扎下来,廖队长那电报机一响,来个命令让我们回去,咋办?”
没想到全团的干部战士,也担心中途被军部叫回去,强烈要求继续前进,今天一定要走到目的地。
原约定是在这里开机和支队部联系,叶琛和众将商量。
团干部一致反对开机,建议走到目的地后再报告,那时木已成舟,即使有命令来,也坚决不回去。
叶翔也不愿意开机:“副团长,出发吧。”
于是,六团再出发。
这次行军,叶琛强令吴克刚,必须全程骑马,并让小泥鳅负责监督。
刘颂清、汪明也尊重地告诫他,此时正是六团的关键时刻,如果你这个军事指挥员因为逞能,生病了,将会给六团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你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太累了,再出现挺进苏南途中“稻草鬼子”“被盾大战”那种被鬼子偷袭的突发情况,怎么办!
有周后荣、王笠椿这样的尖兵老手在前,有谭冬生、蓝阿嫩这样的猛将侍卫在旁,吴克刚很放心。
于是,吴克刚在马上晃荡着看风景,看勃勃的生机盎然,惊叹:“常熟真是个出粮食的好地方,不愧它常熟的名号,土肥水美。”
看久了,他还在马上困了一觉。
距离今天的目的地——戴溪桥还有两里时,叶琛再次下令整理军容,放慢步伐,整理军容,打起了有青天白日图案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军旗。
团部上到前卫之后,叶翔和吴焜并马行进。
打着青天白日军旗、穿着崭新国军军服的六团,即将走进长三角的常熟,武进县辖下的大镇——戴溪。
镇边,梅小迪穿着杭绸衣衫,梳着分头,和何可望、朱大雨以及地下党负责人林枫,按同程坚的约定,早就等候多时。
当六团到来,梅小迪、何可望等人,还有一群穿着豪华的士绅们,见到军容严整、青天白日帽徽明亮的六团队伍,马上笑逐颜开。
三路的战友高兴得欢声笑语一片。
要说接待中的礼仪,江南可能为全国之最。
数个大桌子,并在一起,一群江南少女忙着将白瓷小碗盛的茶端将上来。
梅小迪和朱大雨各双手捧起一碗,走向叶琛和吴克刚。
“旅途辛劳,请叶团长、吴副团长用茶。”
叶翔一瞟茶的汤色,笑道:“梅司令、朱司令,您们太客气了。”
他接过茶碗,用小匙搅拌几下后,慢慢饮了。见吴克刚还端着碗在蒙圈,笑了:“副团长,这是江南接客的三道茶礼仪,第一道是风枵茶,又叫镬糍汤,待帝茶,原来是接待乾隆皇帝的,现在是接女婿,或者贵客的。你看这茶的汤色是不是象布的丝缕,稀疏而薄,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记载:‘又有蕉纱,乃闽中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值贱而质枵,不可为衣也。’这道茶是选的好糯米,摊成薄薄的白色锅巴片后,再加糖泡制而成,是甜汤。做这个茶不容易,要把糯米饭摊得轻薄如纸,风都吹得动,加之它的颜色白得像云,所以叫风枵茶。”
梅小迪和士绅们交口称赞:“叶团长不愧是大家子,对我们江南习俗也通晓如斯,佩服之至。”
吴克刚第一道茶还没品完味,朱大雨的第二碗茶又到了,在一个红色的瓷碗里,呈现出五彩缤纷、香味扑鼻。当吴克铡一口喝干风枵茶,接过这碗时,朱大雨还尊重的来了一句“请吃茶”!
吴克刚拿起小匙,舀起花茶喝了一口,吃出了芝麻和橘子皮、豆腐干、姜,还有青豆,当然还有茶叶。
见叶琛忙着跟士绅们交谈,实在忙,朱大雨代为介绍:“副团长,这第二道茶叫‘熏豆茶’。我们这一带,叫青豆为熏豆。冲泡熏豆茶是一门讲究的活儿,先用手指捏点嫩茶叶,放进碗中,接着再放进烘好了的熏豆、丁香萝卜干,拌了白芝麻的橘子皮,今天这茶还加了淡盐渍过的桂花、姜片,山里出产的扁尖及香豆腐干等。之后将沸水冲,用筷子在茶汤里转圈搅拌。
连续走了150里路,虽然是骑在马上偷懒,同样有些累,这香味扑鼻的茶,正合适。
最后一道——“清茶”,当地人称之为“淡水茶”。朱大雨说,这茶是用的长兴顾渚的紫笋茶,寓意“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