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思贤参军592(1 / 2)
青年人集聚的部队,胜利的欢声笑语淹没了观音堂。
两天后,江抗第二梯队在叶琛、刘颂清、汪明率领下,到观音堂与第一梯队会师,再添喜庆。
又过了两天,上海的地下党送来了众多的慰劳品,下发到各部队,同时还带来了许多受火烧虹桥机场胜利鼓舞,自愿前来参加江抗的工人和学生、老师和青年文化人。
因报道虹桥机场被袭,而一纸成名的陈相河也在队伍里。经茅山决定,增补他为党的东路特委委员、东路军政委员会委员,出任江抗的秘书长。
部队不断地增加新的血液,为江南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入8月,部队在叶琛的主持下,通过改编苏(州)常(熟)太(仓)和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地区的抗日武装,再次进行了扩编。按程坚司令员的策略,仍不设第1路,序号从2路开始。
第2路司令员吴克刚兼,副司令员程震寰,政志部主任刘颂清兼,参谋长周后荣;辖3个支队9个大队18个连,1个侦察排,两个重机枪排。加上指挥部人员,近3000人。
第3路司令员何可望兼,参谋长徐绪奎,政志部主任杨浩庐;辖3个支队,6个大队,12个连,1个重机枪排,计1500人。
第4路司令员汪明兼,副司令员杨忠、强学增、胡肇汉,政志部主任吕平;下辖3个支队,三个副司令各兼任一个支队长,每个支队人员约300人,共有人员千余人。
第5路司令员朱大雨,副司令员是原南方抗日军一支队特务营长梁华,参谋长是总部原作战参谋夏明,政志部主任张英国;全路近千人。
总部除了司令部、政志部、**、后勤部、敌工部、前方医疗队、后方医院、战地服务团,还有直辖特务支队、数量时常增减的独立支队。
总指挥部仍和二路司令部一起合并办公。
江抗此时的兵力已经达到六千多人,还不包括散处各地的民抗武装和游击队。如陶一球游击队、吕炳奎游击队。
六千多人人人有枪,人人有好枪,武器数量约占整个南方抗日军的一半以上,三八大盖、中正式等好步枪的拥有量超过任何支队,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的拥有量,是南方抗日军其它所有部队总和的数倍。
江南抗日义勇军的迅速发展壮大和它在上海近郊的积极活动,像压在日本上海驻屯军胸脯上的一块巨石,使得他们不能顺畅地呼吸。
他们多次请求日军军部调兵来“清剿”,但都因日军兵力紧张而中止。
江抗在地方党的大力帮助下,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下,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清剿”,更加活跃地出没于敌人的碉堡、据点之间,到处打击日军,宣传抗日。
抗日大旗飘扬在苏南长三角的广大土地上,也飘扬在全国人民的心上。
书归正传,话说何可望和陈相河带着上海来的同志,到了在观音堂的江抗指挥部。
组织上派一个当记者的大文化人,来当自己的助手,大喜过望的刘颂清,高兴地带着政志部同志,把上海同志接走了。
他的政志部,现在已经有了好几十号人,宣传处、组织处等内部机构设了个全,人员也不在是过去靠行军时识字而来的红军干部,高文化水平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甚至知名作家、名演员也不少。
不过这刘颂清,底子是战将胚子,干着这活,心里总是不舒畅,他盘算着找吴克刚商量,把政志部警卫队扩大,或者干脆,让别人来干这活,他当一路司令去,多好啊。
报了道,陈相河认出总指挥部参谋处的杨参谋,是熟人,大革命时期,广州起义时俩人共事过。
多日外出归来的何可望很忙,见杨参谋跟陈相河是熟人,马上交给他带陈相河到部队熟悉情况。
“老杨,我能不能先见见老虎司令?听说他是四川人。”陈相河提出想尽快认识江抗的老虎司令吴克刚。
“今天晚上,总指挥部要开会,吴司令一定会回来的。”杨参谋答。
“我想早点见到他,还想看一下袭击虹桥飞机场的部队。”
“要找吴司令很容易,哪里人多,那里就有吴司令。”
“走呗,部队都住在梅村吧,又不远。”
杨参谋边走边介绍:“二路是老红军团队扩编而成的,是吴司令的心尖子。最是能打,靠得住,宿营时,二路总是住在总部周边。作战时,总部就跟二路在一起,总部的人员,大多数在二路兼了职的,总部直接指挥。”
“哦。”
俩人问了哨兵,走进一个大庙,大殿前宽宏的大院子里,数百个战士或坐或站,围着一个干部在听讲书,不时爆发出喧声笑语。
杨参谋在观众人群中屏开一条人缝,挤了进去,指着讲书人说道:“他叫燕明,是你的四川老乡,青楼小二出身,大家叫他‘店小二’,是二路二支队四大队的教导员。”
“我那明明是春喜酒楼,怎么变成了青楼。”燕明边跟陈相河握手,边笑着争辩。
“你当时就在扯皮条,怎么不是青楼妓馆?”
杨参谋又指着斜躺在一把木椅上的青年人说“他叫马云,四大队长,打虹桥机场,就是他的部队。”
陈相河见那燕明和马云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燕明身上的军装干净利落,一支驳壳枪斜背在左肩,右边是公文包,额头明亮,眼睛圆而大,未语先笑。
那马云则是双枪配,不用枪套,直接插在腰间,似乎身上的零碎还不少,绑带边就露出了匕首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