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湖塘里615(1 / 2)
吴克刚和陈相河驻足太平桥头,见三路的战士队列过完,上来的是指挥部机关。
周后荣带着司令部人员,向这位尊敬的领导敬礼。
吴克刚微笑着还以敬礼,挥手告别。
司令部、政志部、战地服务团的同志经过。刘颂清受伤后,调回政志部的李凤元,在桥头站住脚,用标准的军姿,给他敬了一个礼。
别贤等人给他敬礼,秦阿莲在战地服务团的队列中,红肿着眼,给他敬礼。
吴克刚庄重的回礼。
特务支队和二路二支队的强兵悍将上来了,战士们,给他立正行注目礼,吴克刚尊重还礼。
老部下、老战友们见他精神旺盛,心中高兴,也有几位,见他如此珍重,总觉得有那里不对,可也想不起来。
4路、5路上来了,他们向这位敌、伪、顽、我,公认的江南传奇虎将敬礼,吴克刚还礼。特别是汪明给他敬礼时,还礼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江抗的几千人马,行进后,如开闸的滚滚洪水,开始向西北漫延,风吹动着各路各支队的旗帜,更加飘扬。
上午9点,吴克刚出发后走了约十里,前面有一个镇子,有许多群众在镇边大路观看过兵,还有人给部队送吃的。
陈相河用手指点这片有很多石建筑的古镇:“这是马镇。吴司令,你听说过吗?”
吴克刚不解:“啥名?爸镇?”吴克刚、陈相河两人在一起时,说的都是四川普通话,表达快意,而且苏南人听不懂,客观上保密呢。
“马镇!就是你骑的那个马。”
“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是不是还有狗镇,牛镇。”
“古时候,这里是朝廷长途邮递员换马的地方,看到镇里河边那大石拱桥了么?那就是马公桥。”
“哦,这跟我们四川一样嘛,凡是驮马多的地方,都修有马王庙。哎,老陈,我在想,马有庙,靠水吃饭的人有龙王庙,你们读书人有文庙;练武的有关帝庙,行医的有药庙,现在有了轮船、有火车,有汽车,有飞机,比马、比木船强多了,怎么没人修轮船庙、汽车庙、火车庙呢?”
陈相河扑哧一笑:“那是因为越穷越落后,越落后越迷信嘛,开火车、开汽车、开轮船的,谁不是相信科学的人,机器坏了,要换零件、要自己修,你到庙里去把头叩破了,坏了的机器还是不会自己好,怎会迷信嘛?”
“你这话有道理。当年我路过巫溪县,哦,你知道巫溪县,对,在下川东的深山里,那地方人少,可庙不少,到处都是庙,听说巫溪县只有四、五万人,庙有三千座,香火还不错,方便穷人借住。”
陈相河:“这马镇可不穷,这里两百多年前出了个名人,叫徐霞客,大户人家的子弟,有钱,从小就四处游玩,爱写文章,每到一地就写,写着写着,就成了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了。他的家就在马镇的南岐村。这个马镇,还跟你有关呢。”
“跟我有关?你就扯淡吧,反正这一路上莫得事。”
“真的!你不是说你家是某代人当船夫子进四川,在巴阳峡沉船后逃上岸后,安家在万县的么?我估计你不是四川人,可能就是这下江人。全国姓吴的江苏浙江最多,因为你们吴姓就是在这里起源的,那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吴国。这个马镇,原先是沼泽之地,到处是毒蛇猛兽,最先就是吴家来这里开拓出来的,所以姓吴的特别多。我听说,这里是吴国、吴姓的发源地之一。”
“你说的有意思,我在句容那边,遇到过很多村子,一村人都和我一个姓,我分不清班辈,统称家门。”
“虽然姓吴的是大姓,可此地是忠义救国军五支队三大队章晓光部的老窝。”
“袁亚承的部队?”
“嗯。”
在吴克刚的注视下,马镇逐步掉在了身后。
突然,右前方响起了激烈的重机枪声,混和着激纷乱的枪声。
吴克刚勒缰侧耳听,脸色陡变:正在扫射的重机枪,声音清脆入耳,是新枪,枪膛紧,枪声清脆,这是情报上说的日本新三八式重机枪!糟了,江抗没这枪,忠义救国军也没这枪,难道是日本鬼子来了精锐部队,或者忠义救国军上来了新部队。
“王笠椿、毛少先、周问再,你们在后,马上派出侦察员侦察,是否有敌人追来,一三支队统归王笠椿指挥。我带谭冬生大队上去支援。”
“是!”几人答应,王笠椿想跟去时,看了看后方,又住了嘴。
吴克刚轻声:“拉条绊马索。”
王笠椿点头。这是吴克刚在遇到敌追击时,常用的招术,即设伏于来敌。
吴克刚从连绵不断重机枪的枪声中,估计部队有了伤亡,于是对陈相河道:“你留在这里,二路司令部和包扎所设在马镇。谭冬生,跟我走!”
一大队跟在吴克刚身后,飞快地向右前方跑去,半路,一个四路的通讯员气喘吁吁来:“报告……吴司令,是……马镇湖塘里……碳塘之间的那个小山上,狗日的忠义救国军……侧击……。”
“部队呢?”
“原地……停下隐蔽……汪司令在……组织攻击……呼……伤亡大……攻不上去……。”
“回去报告汪司令,让他继续正面吸引敌人火力,我从侧面上去。”
继续往前,一座小山包上,“哒哒哒”重机枪的声音更加清脆,果然是新三八式,果然是新上来的忠义救国军,那好,我就打垮你忠义救国军最后的这支骨干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