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装甲!前进!(4)9(1 / 2)

7月11日的凌晨,普肖尔河至普罗霍洛夫卡一线又下起了大暴雨。夜晚的天空被刺眼的一道道闪电从中间撕裂,响起的雷声回荡在乌克兰大地上。刚刚被炮弹砸开的硕大弹坑,转眼间就被滚滚而下的雨水浇筑成一个又一个的小池塘。

这里就是普罗霍洛夫卡的战场,没有后世人想象中的晴空**。更没有坦克履带卷起的漫天烟沙,纵然成群的装甲冲击以及遮天蔽日的黄尘能给人一种“大漠孤烟直”的战场豪情。

但是这在1943年7月11日的普罗霍洛夫卡是不存在的,然而后世人对这一天的气候并不在意,因为他们更愿意相信,也或许说是沉迷于那些战争小说里所描写的,那种能让他们接受的场景。

毕竟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决战”怎能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战争场面?这就和“宝刀配美人”如出一辙。换句话来说,人们更愿意相信张麻子满脸都长着麻子,却不愿意相信土匪会有“牧之”这样的雅号。

第13重型装甲连整个晚上几乎都是在暴雨中前进的,他们没有时间休息。因为保罗·豪赛尔全国副总指挥对SS“警旗—卫队”师下了死命令,必须在12日之前夺取普罗霍洛夫卡的外围阵地。

而每一支装甲部队的到来,都能为己方部队争取前线的战斗天平往自己这边倾斜。

同样的,苏联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晚上,红军第29坦克军、近卫机械化第5“济莫夫尼基”军、坦克第18军三支装甲部队也在冒着风雨,向德国人相对的方向前进。

直至黎明时间,暴雨开始停歇。被大雨侵蚀过的地面再次变得泥泞不堪,潮湿的空气里,在初生的太阳照耀下,战场上也升起了一股弥漫的水雾气。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坐在坦克指挥车里的SS“警旗—卫队”师师长特奥多尔·威施心里突然冒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同样旁边坐着的SS第2装甲掷弹兵团团长胡戈·克拉斯和副师长约瑟夫·尤普·迪芬塔尔也有这种感觉。

现在整个师直属部队已经前进到别列戈沃村庄,与前沿战场只隔着一片窄窄的小树林。丛林里升起的晨雾会遮蔽装甲部队的视野,同时也会对空军在战场上的发挥造成影响。

包括工兵营,突击炮营和反坦克歼击营在内的大多数师部直属部队,都只能窝藏在四周的树林里。只有等装甲部队上来,他们才能对西北方向的敌人发起进攻。

这条细长的战场从捷捷列维诺村一直往北延伸,以铁路基线为准,囊括了整个普肖尔河东北地带。沿途经过瓦西里耶夫卡、米哈伊洛夫卡、普列列斯特诺耶、彼得罗夫卡和别列戈沃等村庄,也就是德军南方集群统称的“普罗霍洛夫卡走廊”。

而伊万诺夫斯基新移民村至共青团员国营农场的广阔平原,此时已经被SS“警旗—卫队”师牢牢的攥在手里。沿着铁路线一直向北,直至普罗霍洛夫卡,这一段的战场上主要有241。6高地和252。2高地两个关键位置,根据空军侦察的报告。

在241。6高地以南,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反坦克壕。这真是一个要命的战场!特奥多尔·威施想到这里,心中也是一阵苦闷。这里的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崎岖不平,就连树林都是断断续续的,非常不利于坦克冲击。

还有那条别尔哥罗德至普罗霍洛夫卡的铁路,简直就是所有装甲兵的噩梦。因为那条反坦克壕,特奥多尔·威施师长决定部队转向,从北部绕过斯大林科耶分场(红色十月国营农场分场)和斯托罗热沃耶树林,选择从红色十月国营农场的正面发起突击。在占领这个农场后,从西南方进入普罗霍洛夫卡。

然而这个作战计划有一个难题,就是坦克部队要越过贯穿整个战场的铁路线。但是这条铁路,无形之中却成为SS装甲部队的死亡红线。因为整条铁路都是向上拱起的,梯形路基距离地面少说也有六七米的高度。

如果坦克打算冲过这条路基,那么向上的坡度必定会影响坦克发动机的做功功率,从而导致坦克的前进速度放缓。尤其是坦克快要爬到铁轨的那个时间段,脆弱的坦克底盘势必会暴露在敌人炮火的射程之内。光是想想横躺在铁路**的坦克残骸,就已经就够让师长头疼的了。

“装甲!前进!”等晨雾散去,特奥多尔·威施看了看手腕上手表的指针,现在是早上十点十五分,随即下令隐藏在树林里的装甲部队向铁路对面发起冲锋。同时还告诉操作无线电台的通讯兵,“让第8航空军做好战斗准备!半个小时后我要看见我们的飞机在‘普罗霍洛夫卡走廊’投下炸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