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敢叛必镇!357(1 / 2)

“快九月了。”

看着贺虎臣离去的背影,秦良玉有些感慨,从她被天子召进京,再到奉诏归川,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聚秦马两族子弟,歃血起誓,秘密截杀川地税监,将邱乘云凌迟处死,为冤死的马千乘复仇,此事在川地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此事的影响不小,甚至被四川巡抚急递报京,毕竟镇守太监被杀并非小事,万一朝廷追查下来,那官帽子肯定是保不住,不过这事在京却没有掀起涟漪,甚至内廷什么都没有讲,一个是当时的朝局动荡,一个是朱由校默许为之,此事在川地闹到最后,也便不了了之了。

相较于死一批镇守太监,朱由校更想得到秦马两族绝对忠诚,毕竟在大明的西南诸省治下,暗藏的汹涌与矛盾,可一点不比辽东要逊色多少,甚至西南敢爆发大规模土司叛乱,那对大明的统治与税收,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也是从这件事情结束以后,秦良玉才开始成规模的聚兵练兵,而在此期间分多批秘密入川的金银,以及朱由校密颁旨意,让秦良玉渐渐下定决心,此生断不负不叛大明,她将会有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大明天子明确的差事。

毕竟在川地境内,她秦良玉也是土司,这层特殊的身份吧,哪怕有天子所颁密旨,做起事情来也必须要小心谨慎。

说到底啊,大明谴至四川的众多流官,多数对川地境内的土司、山民等群体,皆带着固有的偏见,不否认有一小撮称得上父母官,但更多的却是在其位不谋其职,私底下做的事情是聚敛钱财,为了仕途,为了前程……

所以在此前密颁的诸多中旨里,便有一道旨意是命秦良玉暗中搜集川地境内诸官、诸藩、诸绅、诸司、诸商等群体,在川地各处的所作所为,定期将汇总的情况急递进京。

四川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该地相对封闭的环境,从而使得该地的实际情况,比大明其他地方要特殊。

大明国祚传承两百余载,仅仅在四川这一地而言,除了遍布各处的土司与宗族两大本土势力,也让宗藩渐渐演变成本土势力,这其中便绕不开蜀藩,毕竟从明初册封诸王时,蜀王就藩便扎根在此,眼下承袭蜀王爵的就是朱至澍!

朱由校密颁这般多中旨,并且还牵扯到众多事宜,最初在秦良玉的内心深处,是极为忐忑难安的。

毕竟在她秦良玉的肩膀上,不止扛着天子明确的差事,更扛着秦马两族的命运,万一做的事情出现纰漏,哪怕手里有天子所颁密旨,恐很多事情是难以解释清楚的。

只一项密募数万勇壮,藏于群山间暗行操练,打造盔甲军械,暗中窖储粮食,一旦被地方有司获悉,秦良玉即便是拿出密旨,也必会被地方官当作矫诏,欲在石柱图谋不轨!!

这种极为复杂的心理变化,即便有贺虎臣、白广恩、马科、左光先等将奉诏归于麾下调遣,但也始终在秦良玉心底环绕,直到辽西大捷的消息传至川地,特别是获悉两路讨伐建虏的战情,秦良玉心态才算改变。

不说别的。

单单是在万历一朝,建虏在辽东表现那般猖獗,还击败重创朝廷所聚平叛大军,迫使朝廷在各地抽调精锐援辽,可到了天启朝,固然说在初期依旧不稳吧,可戍辽各部大军,却在天子的统筹下重挫建虏,甚至还强势捣毁建虏贼巢,这便让秦良玉明白一点。

不管天子想在川地谋划什么,那必然是有着深意的,而她作为大明的臣子,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全力做好本职,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和原有时间线相比,随着辽左那场大捷打出来,别的地方暂且不论,独四川这一地却出现不同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号召川地土司援辽一事没了。

但是却也多了件宗藩进京一事。

由此也导致川地的一些情况,跟朱由校已知情况存有偏差。

而在最近这些时日,从京城明发邸报传来,辽西大捷天子大行敕赏,甚至秦邦屏都被敕为伯爵,这也使得川地又在悄然间出现变化,这也使得秦马两族在川地的待遇亦有改变……

“小妹!!”

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让秦良玉回归现实,就见一穿着布衣的壮汉,快步从堂外走了进来。 “先前出现的几次劫掠粮商之事,全都查清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