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圆梦(1 / 2)

我深知诸位皆是出身贫寒、勤勉向学的青年才俊,不远万里自大庆国各地汇聚于京都,

此番艰辛,非但耗尽了你们的财力与精力,更或许背负着家族的重担,乃至倾尽所有以圆科举之梦。

范闲的深切关怀,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学子的心弦,他们的眼眶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

他继而指出,虽有不少学子欲以劳力换取生活所需,这份自强不息令人钦佩;

但亦不乏有人试图借此机会博取名声,期望能引起郭尚书的注意,从而增加金榜题名的机会。

此言一出,几位学子面露愧色,侯季常更是羞愧难当。

然而,范闲话锋一转,强调他并非指责,而是希望学子们明白,

那份记录着他们名字的册子,在郭尚书眼中却成了投机取巧的象征,

导致他们非但未得青睐,反而被排除在仕途之外,原本的一线希望转瞬化为泡影。

此言一出,犹如惊雷炸响,学子们愤怒的情绪瞬间爆发,他们难以接受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竟因一纸名册而被全盘否定。

有人愤慨地喊道:“我们不过是为生计所迫,何以被冠以投机之名?”

更有人直指郭尚书的偏袒之举,质疑科举的公正性。

正当场面失控之际,李承泽挺身而出,

以二皇子之尊,向众学子许下承诺,誓将捍卫科举的公正,

为所有凭才学而非背景奋斗至此的学子保驾护航。

他亲手将那份名册付之一炬,象征着对不公之事的彻底摒弃,赢得了学子们的热烈掌声与感激之泪。

这一刻,对于贫苦学子而言,不仅是科举之路的重生,更是对他们多年努力与坚持的最高肯定。

李承泽的壮举,不仅赢得了学子们的敬仰,也赢得了广大平民百姓的支持与赞誉。

郭尚书则在一片谴责声中黯然倒地,他的权力与威望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脆弱。

李承泽站在百位学子面前,庄严宣告,有他与范闲共同主持的这届春闱,

将不再是一场闹剧或笑话,而是真正体现公正廉明的科举盛宴。

学子们被这份承诺深深打动,纷纷下跪叩谢,这份由衷的感激之情,成为了京都城中最动人的风景线。

范无救与谢必安目睹此景,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谢必安为二皇子的威望与影响力感到自豪,而范无救则被这壮观的场面深深震撼,心中充满了对正义的崇敬与向往。

范闲此刻望向李承泽的眼神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几分赞赏与钦佩:

“二皇子殿下,此举实乃大义凛然。”

他站在李承泽身后,目睹众多学子纷纷跪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暗忖二皇子此等造势,其深意或许远超单纯收拢民心那么简单。

考场外围,京都的百姓们从旁人口中得知事情原委,对二皇子勇于挑战门阀士族对春闱科举的垄断,为草根学子争取公正之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二皇子殿下真是英明!”

“他真是爱民如子,心怀宽广!”

孩童的稚嫩声音在人群中响起,他拉着母亲的衣袖好奇询问:

“妈妈,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在夸那位哥哥?”

母亲温柔地指向人群中心,轻声教导:

“那是二皇子殿下,你要记住他的样子。将来你长大了,也要努力读书科举,若能成为像他一样的人,那便是最好的榜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