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5(2 / 2)

太姒和周公用欣赏的眼神看向杨启源,毕竟她一下就说对了。周公便说:“这崇候虎无论是论公还是论私,我周国都是要讨伐的。”

“那就灭了崇国。”杨启源非常轻描淡写地说道。

周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便问道:“为什么呢?”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杨启源平静地说道,但由于商代经历过夏朝,就拿夏朝举例:“先朝大禹之孙太康,因为没有德行,长期在外田猎不归,招致百姓反感,被后羿侵占了国都。他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来表达怨恨与哀悔,就说了这八个字。这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但最后一个君主桀并没有吸取这个教训,像现在的帝辛(纣王)一样残暴无道,导致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最后往往是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

“那崇候虎呢?”

“崇候虎作为帝辛的臣子,崇国作为诸候国,按理应该上劝谏君王善修德政,下实施仁政爱民,但他谄媚国君,伤害黎民,与帝辛一样残暴无道,不得人心。”

大概杨启源讲这话语气非常平淡,还是将大姒和周公吓得一大跳。他们觉得杨启源有这见地,已经非常难得。同时也敏锐察觉出三千多年以来,在华夏大地,肯定上演过无数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故事。

杨启源说完,面色依然平淡,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已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

“可君父除此之外,还有疑虑?”周公反映过来后继续问。

“是什么?”

“这个问题由君父跟你说,好吗?”

“可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