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炎黄子孙,同是一家13(1 / 1)
姜太公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可不知西伯为何已过三年还不决断伐崇?”
“并不是犹豫不决,而是一旦下了商王就应知晓,到时帮崇打我,怎么办?”文王思考全盘说道。
“帝辛和崇候虎尽管狼狈为奸,但帝辛不会帮崇候虎。”杨启源说道:“要知道帝辛同样很忌惮崇候虎,一旦帮助他灭了周国,崇国反过头来灭商,也来个取而代之,怎么办?”
文王想了一下,说:“吾倒想起关在羑里时,有一天崇候虎想来激怒吾,说先灭周国再以崇代商。这话估计帝辛已经知道。过不了多久,吾被放出来回到周国,想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帝辛就算不是个猜疑心很强的君主,听到以崇代商会怎么想?将西伯放出来和崇国斗才是正道。”杨启源分析道。
文王微笑地说道:“看来真的可以伐崇了,而不用去考虑帝辛。”说完,大家都会心一笑,做决策是最难的,一旦做出决策,下一步就是向这个目标行动。
姜太公用欣赏的目光看向杨启源,问道:“小姑娘,请问你姓什么?”
杨启源刚想回答自己的姓氏,被ti抢了先:“现在她很大概率姓姬。”
杨启源莫名其妙,ti解释道:“其实,未来已经实现以周代商。周朝建立后,进行大分封。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诸候国。这些诸候时间长了之后,会以封地为姓,延续后代。她其实姓杨,就以这姓为例,源自姬姓,是西伯您的后裔。您的儿子康叔被封在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一带),其后代便以国名为姓,称为杨氏。这是杨姓最主要的起源之一。”
“还有其他来源吗?”文王好奇地问道。
“也有,但华夏族(后来的汉族)是主要来源,其他民族是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改成这个姓的。”ti解释道。
“炎黄子孙?”
杨启源说道:“后世,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炎黄的后代,哪怕是其他民族。都拿炎黄子孙自称。传说中炎帝、黄帝是四千多年前中原大地的两个部落首领,他们联手击败了蚩尤部落,确立了华夏族群在中华大地的优势地位,炎黄两大部落并最终融合成华夏部落,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而中国的绝大多数的姓氏也都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黄帝炎帝。例如中国当今最大的前120姓,据统计,属于黄帝族的有86姓,占120姓的72%,其中绝大部分源自姬姓,故将姬姓作为万姓之祖;属于炎帝族的有6姓,占120姓的5%;属于东夷族的有8姓,占120姓的7%;兼属黄帝族与炎帝族的有11姓,占120姓的9%;兼属黄帝族与东夷族的有9姓,占120姓的7%。总的来说,120大姓绝大多数属于黄帝系,少部分属于炎帝系和东夷系。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从一接触炎黄子孙这个名词,就立刻认同之的根本原因。”
杨启源说完,在场的人都点点头,毕竟这样一算,大家都是一家人。
ti趁机放了一首歌,名字叫《大中国》。
杨启源边听音乐,边说:“华夏族不但语言、文字、文化、风俗等等都趋向一致,而且大家都将族源追溯到炎帝黄帝两大部落。炎黄子孙这个名词强调的是血缘与文化的统合,从炎黄部落联盟到华夏民族再到中华民族,相互彼此通婚、不断融合,文化相互交流学习,炎黄的血脉流淌在我们彼此的血液里,这亦是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