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流言蜚语1212(1 / 2)

知子莫若父。

康熙哪里看不出九阿哥张罗着这个时候“出差”,就是贪玩儿想要出去放风。

只是不够聪明,哪有冬天往关外跑的?

关外苦寒。

这个时节,想要出门得南下。

江南草木没有凋零,生机勃勃。

康熙又想起了去年南巡时的所见所闻。

前几次南巡拉开的时间长,往后还是要找机会再去几回。

到时候,带上九阿哥好了,省得每次挑歪理。

康熙生出几分小愧疚来。

跟其他皇子相比,九阿哥随扈的次数,确实屈指可数。

他情绪低沉,梁九功在旁就滴咕上了,看来兵部那边还是叫人盯着些,有九爷的信别耽搁了。

他就打发小太监去兵部跟车驾司郎中打了声招呼,有九阿哥的信直呈乾清宫。

还好,第二天傍晚,兵部就递了信上来。

乾清宫已经掌灯,只是还没有传膳。

梁九功就直接将九阿哥的信呈送,道:“皇上,兵马车驾司送来的,九爷的信,昨天早上从行宫发过来的。”

信件鼓鼓囊囊的,外加上随信而来的还有一个油毡布大包裹。

康熙没有立时看,问道:“除了朕这里,九阿哥还往京城递了几封信?”

梁九功摇头道:“就递了一封信。”

康熙挑眉,应该太平无事了,没有搅合的四下里不安生。

等到看了信件,看到上头事无巨细地讲述,康熙还真是看进去了。

他将那幅峡谷地图也看了。

这是曹曰瑛亲手所绘,看着简单,可是看着各种温泉、河道的分布,也描绘的详尽。

他又看了张廷瓒跟曹曰瑛的两个关于温泉行宫选址的分析。

康熙原本就比较喜欢喀拉河屯行宫这里,行宫这里是风口,往北就是辽阔的草原,往东是连绵的山丘。

早年木兰行围的时候,他也曾在行宫这里小住几日,以避暑热。

之前晓得这里有山间峡谷,没想到竟是桃花源似的地方,不为世人所知。

还是九阿哥心细,因小汤山行宫的缘故,想着避暑行宫也要有温泉,才叫沿途行在、行宫的管事报上来附近温泉的分布,最后听说了热河。

这个位置极好,挨着木兰围场,真要建个避暑园子,避喧听政,连带着蒙古王公朝见也安排了。

他又叫梁九功打开包裹,就有浓烈的腥臭味儿迎面而来。

康熙下了炕,带了几分嫌弃,看着这一张完好无损的虎皮。

正如九阿哥信中吹嘘的,是难得的完好无损的虎皮。

是一只半大雄虎,金黄色间着褐色条纹的虎皮看着油亮。

康熙忙摆手道:“收了,送皮库硝制了入库。”

梁九功应了,卷了虎皮装好抱下去。

康熙抽了抽鼻子,吩咐魏珠道:“开了窗子散散味儿。”

魏珠忙应了,过去开了窗户,留出一寸的缝隙。

夜风进来,屋子里才清爽一些。

魏珠又取了沉香点上。

康熙已经回到炕上,看着九阿哥的信,迟疑了一下。

这里请示了两件事,行宫选址与那二十户蒙古人的安置。

康熙想了想,就提笔写了回信,行宫地址先不敲定,等到明年北巡他想要亲自过去看一眼,还要问询钦天监这里的意见。

至于蒙古人的安置,可如九阿哥所说,归在内务府下做牧马人。

虎皮不错,射虎者可赐金做奖赏。

另外就是天气转冷了,河水开始上冻,九阿哥也不要在外久留,可准备回京,省得长辈不放心……

喀拉河屯行宫。

九阿哥正掐着手指头,跟舒舒说着伙房的大米。

两天过去,杀猪宰羊的,顿顿大肉,六百斤大米还剩下三百斤。

“明天还得这样吃啊,估计大家都要吃伤了……”

九阿哥想着何玉柱传回来的消息,觉得有些恶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