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上奏106(2 / 2)
赵昌:?
“……因为我才写完?”你吃错药了吗?
“说说,为什么这样想?”
“因为想要分化他们。”赵昌说。
他自认脑子不够,只能把自己想到的建议梳理一遍,提出来让秦王定夺。
“推广水车与新犁等助农事物,加上宣传秦的政策,以此拉拢一部分黔首;严肃故韩吏员的考核,督促他们学习秦制,设立各项榜单激励,以此分隔他们的团结;对待地方豪强……”
秦王说:“就算这样精细地治理,也无法收获他们的忠心。”
“我现在不要他们的忠心。立刻忠于秦国的才是值得警惕的。只要他们因此对韩不够忠心就可以了。”
只要他们的立场开始摇摆,只要他们想要中立,那赵昌的目的就达到了。
“你这么做,只是为了防止反叛吗?”
“对。”
“这有些浪费了。”秦王说。
“……父王,敢问巴蜀之地人心归秦了吗?”
“你认为没有?”
“难说。”赵昌继续道,“我只知道,历任蜀侯三代皆反,从攻下到叛乱渐息,断断续续用了数十年。”
这事跟当代秦王没多大关系,他听得很平和:“你认为韩国也会如此?”
“不,韩做不到。但如果不提前干预,一定会有韩人反叛。”
“嗯。然后呢?”秦王问,“如果韩地这样治理,那先前的战果与未来的战果,岂不是统统要这么做?你有没有算过这需要投入多少钱财?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十个新城,可能只有一个会反。为了那可能的一个,却需要大力投入到十个城池之中。
这还不如让那一个城池反了,然后平叛。
赵昌说:“您觉得什么时候能攻下赵国?如果攻下赵国,那燕国、魏国可以支撑多久?
“拿下三晋,展望齐楚,可是到那时,新夺得的国土足以超过原本秦国的大小。他们是想归秦,还是想反秦?
“当前韩国的国土尚小,如果不趁着现在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等到新得的各国国土再扩大,反秦之声一定此起彼伏。平叛,能平叛得过来吗?”
试点,必须要试点。借用韩国研究如何治理,这样以后才有机会推行。
现在不是从前,从前秦国可以用几十年打磨一个郡,不断遭遇反叛、发兵平叛,硬生生把曾经的外人磨成秦人。
可如果仍旧采取这种方法,未来短时间内增加的大量新郡,根本等不了。
“你说得容易。”秦王感觉脑壳疼。
要从哪掏出那么些人,那么些钱?治一韩之地就算了,供得起,如果再扩大,这负担也太大了。
难道要因此放缓进攻的脚步吗?
不行。
现在各国疲软,机会难逢,一旦错过,将来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当前其余六国的君主一个比一个拉垮,国内烂的烂、乱的乱。
如果等他们换届,不小心上来一个有为之君,那就是让秦的胜利平生波折。
赵昌说:“这不容易,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可是如果不做,以后的秦就会变成四面着火的粮仓,所有的一切都会被焚烧殆尽的。”
“我再想想。”该怎么平衡进攻与治理。
“父王,如果您无法完全同意的我建议,那请您考虑其中的一部分。”
本来我就留了商讨的余地,但不能全部被驳回。
“行了,快出去,整天碍我的眼。”秦王没好气。
看见你的上奏就知道准没好事。不是盯上我的钱包就是盯上我的人才,要么就是甩大雷。
秦王又高兴又忧虑。真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