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直解》12(1 / 2)

好,一问讯,请坐。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面。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前六识的现起分位,这当中有三个小段,第一段我们讲到依止根本识,是说明前六识的生起因缘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第八识里面的种子,我们前生所栽培的这些善根的种子,或者是烦恼的种子,都保存在第八识,等到它活动的时候,就影响到我们第六意识的活动,就是我们前生的造作,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依止根本识,就是第八识它变现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你是一个人跟你做一只狗,表现出来的第六意识的相貌也会有所不同,对同样的种子,但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体,这件事情也会有不同。这叫做依止根本识。包括第八识的种子,也包括第八识的现行,这个地方是做一个总说。

这以下有两段是一个别示,那么别示当中: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这个是个别的解释。前五识的一个现起因缘,看藕益大师的注解:

八、云“五识随缘现”等者——谓前五转识,皆仗众缘方得生起现行。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缘具则不妨俱起,缘缺则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多少无定。水喻第八藏识,波涛即喻前五识也。

五识随缘现者,就是说前五识它必须要仰仗众多的因缘才能够生起。比如说眼识要九种的因缘,眼识的生起在前五识当中是最为困难的,因为它要有空间、有光明;耳识它只要八个因缘,它少掉的是光明,因为我们在黑暗当中,念佛还可以听的到自己的声音,所以耳识的了别不需要光明;鼻、舌、身连空间也不需要了,就剩下七个了。

当然因缘具足就生起,缘缺就不生起了,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波涛是前五识,这个水是第八识,当然这个水是一定会有的,但是要有风的因缘具足才有波浪,可能是一个波浪,也可能两个波浪,乃至于五个波浪,多少不定,所以叫做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就是说第六意识它生起了别的时候,有时候是带动眼识,也可能带动耳识,也可能带动鼻舌身,或者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五个或者都没有,就说明这个前五识是多少不决定的,或有或无的,当然就是要因缘具足才能够生起了别。看第九:

九、云“意识常现起”等者——谓前五识,所藉缘多,缘有具缺,故起灭不定。第六意识,所待缘少,缘具无缺,故常得现起,但除五位,暂时不行。一者生无想天,二者入无想定,三者入灭尽定,四者极重睡眠,五者极重闷绝也。

第九是说明这个意识常现起。前五识它的了别所借的因缘就比较多了,所以它生起是不决定。那么第六意识所生起的因缘比较少,所以它经常生起,当然这个经常是相对前五识来说,我们生命当中的第六识是常生起的,但是有五种情况是例外:第一个生在无想天,第二个入无想定,第三个入灭尽定,第四个极重睡眠,第五个是极重的闷绝。这五种情况第六意识不生起,那么第六意识它不生起的因缘看附表第十四,第六意识在生命当中,当然是整个对外境的了别都靠第六意识,它有五种情况不生起,看附表第十四起灭分位门:

这个起就是生起现行,这个灭就是它的种子位,那么它或者在种子位或者现行位,这些差别的情况叫做分位。先看前五识:

前五识——前五识须待多缘和合,方得现起,故由生缘之具足不具足,或一识乃至五识同时并起,或不并起。如波涛依水,或一浪起,或多浪起。是中前五识或一或多现起,第六意识必随之俱起。

所以在前五识的生起因缘比较困难,第六意识它有寻伺相应故,它能够主动的去思虑,所以它假借的因缘比较少,现行的时间多。我们要知道这个了境能变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叫五俱意识,一二三四五的五,俱是俱足的俱,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或者夹带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五个,来了别现前的境界。第六意识要了别现前的境界一定要五俱意识。

第六意识——第六识以其与寻伺相应故,自能思虑不藉他引故,藉缘少故,现行时多,惟除“五无心位”外,馀一切时常现起。

第二种情况叫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它不必假借前五识的帮忙,它就能够生起了别,但这个是了别过去、了别未来。回忆过去、忆想未来叫独头意识。所以第六意识因为思考能力强,它不必假借前五识,但前五识一定要假借第六意识。这当中虽然思考能力强,它有五种情况不生起叫五无心位,五种没有第六意识的情况:

一、无想天——谓修彼定,以厌患麤想之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

这个无想天是个果报,色界四禅,这当中有一个无想天,在三界所有的果报当中,只有一个果报体是出生的时候就没有第六意识,就是无想天。包括四空天都有第六意识。它是攀缘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那都是第六意识的境界,只是比较微细而已。

但是无想天很特别,无想天当然这个是外道,不是佛弟子,外道修行无想定,他为什么修无想定?他讲出他的动机——厌患粗想之力,外道他也想离苦得乐,那么他在禅定当中,在寂静的心中,他一下子就知道一个人会有痛苦,是因为有欲望,为什么会有欲望呢?就是有这个思想就有欲望,他认为这个思想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就修无想,他在禅定当中就诃责想的过失,说这个想在我们心中,就像一个人如病如庸如疮,就像一个人皮肤长疮流脓流血,这个想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就像疮一样生起种种的过失,所以这个想被他这样诃责以后,整个前六识的想就不再活动。无想天有五百劫的时间完全无想,是这个意思。

二、无想定——谓有异生,伏徧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名“无想定”。

前面的无想天是个果报,无想定是一个因地,这个无想定当然是一个禅定,它不是个果报,就是你要入这个定才有,你出了定就没有。这个当然是人,他是人的时候,这个凡夫他在禅定当中伏遍净贪,这个遍净贪他调伏了三禅的安乐,但是还没有调伏上染,就是无色界的安乐,它是在色界四禅,他也是以出离想,他也是在禅定当中诃责这个想,使这个想不活动,入的这个定叫做无想定。

佛陀有个弟子叫周利槃陀伽,大家都知道,他的特色就是愚痴,说是他出家以后百日不能成诵,他的师父告诉他一个偈颂,他背第二句话忘了第一句话,一百天四句偈背不起来,那么这个弟子们就很奇怪了,就问佛陀说周利槃陀伽是怎么回事呢?佛陀说一切法都有它的因缘,不会莫名其妙产生的。周利槃陀伽前生就是生到无想天去的,五百劫的时间都不想,突然间来到人间的时候,他那个等流性还在。

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佛法是诃责无想,当然思想如果是颠倒了会产生欲望,但是你要生起佛法的善根,你还得靠想,你完全无想,这个事情没有解决。这个无想是怎么回事呢?《成唯识论》讲出一个譬喻说,无想天跟无想定——如石压草,这个石头把这个草盖住了,你把这个石头搬开了以后,春风吹又生,就是说你只是无想,那么在无想当中,你内心当中无量无边的烦恼业力,一个都没有消灭,只是不动,等到你开始想的时候,它照样活动,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

三、灭尽定——谓三乘学无学圣人,由止息想作意,伏灭无所有处之贪,令不恒行及恒行中染污心心所灭;以加行等,徧厌受想,故亦名“灭受想定”。

第三个灭尽定,谓三乘的圣人,前面是一个凡夫外道,才修无想天、无想定,这个是三果的圣人,三乘的学无学,特别是三果以上才有办法修灭尽定。那么他只是止息想作意,他只是暂时想休息,说三果的圣人可能去托钵,或者阿罗汉去托钵太累了,或者说法太累了,他暂时想要休息,在禅定当中把想暂时的伏住,那么把无所有处的贪欲烦恼调伏,令不恒行的前六意识跟恒行的第七意识的染污心所消灭,因为加行无想,所以把想跟受都停止到灭受想定,或者想受灭无为。这个灭尽定对于无想只是暂时的,不像无想天跟无想定都是长久的。

四、极重睡眠——谓由身劳顿故,六情暗闭,前六不行,名“极重睡眠”。

我们在疲惫的时候进入到一种熟睡的状态,也可能会第六意识不活动。我们一天的睡眠当中,一个晚上的睡眠医学上说只有两个小时不做梦,我们平均一个人一个晚上要做五个梦,我们醒来记得的是最后一个梦,我们做五个梦,那么你不做梦的时候的两个小时,是你真正休息的时候,第六意识不活动,你的心识只有初能变、二能变异熟思量,非常微细。这个时候你的身体得到全部的休息,你做梦的时候第六识就在活动,它在你的梦境里面扮演一个主角,你在梦境当中也有人事、地、物,各式各样的环境,你在那个地方也是不断的想,所以在熟睡的睡眠当中不做梦的时候,第六意识暂时不活动。

五、极重闷绝——谓由疲极风热等缘,六识不行,名“极重闷绝”。

——《成唯识论》——

第五闷绝,就是你或者太疲惫了,或者风病,风病就是你得风邪感冒了,或者热病中暑了,那么有时候你昏过去,暂时的第意六识也不活动。所以在三界当中有情众生,只有五种因缘第六意识不活动,其它的完全都有第六意识的活动,就这个意思,叫做起灭分位门。

我们回到讲义,这个地方等于是把第三能变做一个总结,说第三能变,它是一个造业的根本——造善造恶,那么他什么时候活动,什么时候不活动做一个说明。

在《成唯识论》上说,我们这念心识的活动状态,第七、第八识是恒时转,恒常的活动,不管你是白天,不管你是晚上,不管你到天上,不管你到三恶道,第七第八是从来没有休息,叫恒时转。第六意识叫多时转,它活动的时间很多,只有五种因缘不活动,那么前五识就是少时转了,活动的时间很少。

第三能变,我们也说过第三能变的活动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五俱意识,第六识夹带前五识的活动。第二个是独头意识。你看老和尚,老和尚一个特色,你看有修行跟没有修行的不同。当然老和尚他的根,他的色身败坏了,所以老和尚的前五识可能会破坏,你跟他讲什么他听不到,他眼睛也看得模糊了,这个跟一般的没有修行的老人完全一样,但是

一个修行人跟没有修行人的差别,第六意识不同!

因为第六意识它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识,是个心法,它不会老病死,所以你看老和尚的眼神,你一看到眼神——这个人特别的头脑清楚,一般人如果没有经过修习戒定慧这种止观的训练,到老人家的时候眼神是呆滞的,他前五识不活动,第六意识也昏昧,不可能说临终时候正念现前,不可能!他的心在这几十年中打滚,他的精神整天心光外泄,耗损的都差不多了,所以很多一般老人容易得老年痴呆,就是这样。他的第六意识不怎么活动了,这个人没有造业能力,他当然不能造粗重的恶业,但是也没办法造粗重的善业,他的生命就等待死亡的到来,做最后的审判,看是善业起现行还是罪业起现行,他对生命不能改造了。

修行人的不同就是说:他要去了别现前的境界他有困难,所以年纪大的人去学习现在的东西有困难,但是他的独头意识去回忆他已经学习过的东西没有障碍,没有障碍,那个功力不会失掉,就是独头意识。他不必前五识的帮忙。

所以修行者你说是修什么?就修第六意识——正念现前!

你说第六意识是…?藕益大师说的好,是众祸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这个人为什么造杀盗淫妄?身体是不能造业,它只是个工具,造业是谁?是第六意识推动的,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我们看经典,诸佛正遍之海也是从心想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也靠第六意识。重点就是说:

你是不是用佛法的戒定慧来调伏第六意识!

说这个水,你说这个水好不好呢?水要是失控就是洪水泛滥,把这个房子、财产都破坏了,但是你这个水,你也不能离开水,你能够把水加以调伏,疏导,它能够灌溉良田、水利发电。所以我们大乘佛法对第六意识的态度就是这样,断灭不得,但是也放纵不得。你要成就佛道还得靠它,你要往生净土,还得靠第六识。临终的时候,你第六意识要昏昧下去,就没有希望了,你要昏睡过去就没有希望。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第六意识,这个第三能变,修行者要特别重视。

好,那么到这个地方,我们把三能变的相貌都说过了。我们看戊四,做个总结,

戊四、结示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

前面已经是广泛的分别三能变相:异熟、思量、了境。那么这个是自证分所变现的见相二分所依此。好,我们看什么叫三能变相。

“三能变相”——指八识自证分。“所变二分”——即相分、见分。相见俱依自证而起,故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

三能变相就是八识的自证分,就是这个识内在的体性,那么所变的见相二分是心识所表现的作用,叫相分见分。相见二分是依自证分而起,所以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止。后面我们把科判说一下,我们把科判复习复习。

我们先看第三面,藕益大师把三十颂分成三科,唯识相、唯识性,这是讲到正见、唯识行位讲到修行。甚深见广大行。那么在唯识的相跟性当中有略辩唯识相跟广辩,一个略说一个广说。

我们看广说的地方,第五面丙二的地方广辩唯识相,广泛的说明心识变现万法的相貌,它分成两大科:

第一大科先广明三能变相,就是说万法唯识,一切万法是心所变现,那么先讲能变现的心叫三能变相。这以下广明所变唯识,就是所变现的万法,当然有所谓的流转门——生死的杂染法,或者是还灭门——清净的涅槃法,都是所变的万法。你要从能变现变成所变现这个道理的了解,这个四分是个重点,你不了解四分,你就很难了解万法唯识的道理了。

我们看附表第十五,这个地方等于是为后面的内容先做一个布局,所以这段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看附表第十五:

附表十五——识有四分

我们简要的把四分的观念做一个说明。在《唯识学》当然强调一切的万法是心所变现,那么以心所变现来建立万法唯识。心在变现万法当中有四分,你必须了解,所谓的相分、见分、自证分跟证自证分,那么自证分跟证自证分是一种内在的体性,相分跟见分是表现在外的作用,先看相分:

(一)正明四分

相分——相谓“相状”,乃识“所缘”之影像。如色尘有青黄赤白等相状,乃至法尘有五尘落影等相状,凡八识所缘之境界,皆“相分”所摄。

相分就是一种相状,是识所缘的一个影像,所以这个相就是相状,人有人的相状,房子有房子的相状。在六尘当中 ,色尘有青黄赤白、声音有高低曲折等等的相状,法尘有五尘落谢的影像,所以八识所缘的境界都叫做相分,这个相分就是所缘义。

相分有两种,诸位要知道,一个叫本质相分,本,根本的本;质,是质量的质;一个叫影像相分。本质相分是由众生的共业所召感的叫本质相分,那么影像相分是个人的别业所变现的,叫影像相分。

我们做一个说明,比如说我们眼前这尊佛像,这尊佛像从客观的角度,它有它的本质相分,大家的共业所招感,但是每一个人的眼识去看佛像的时候,它从本质境就变现成你自己的影像相分,然后你自己在你的影像相分里面去生起活动,我们不能在本质相分活动,不可以!就是我们这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要把本质相分转成自己的这一部分的影像相分,我们才能够去受用。

见分——见谓“照烛”,乃识之了别照境功能,“能缘”为义。凡八识对境所起之“了别”作用,皆“见分”所摄。

见分就是了别义,它是能缘,八识对境界生起的一种照了的功能。比如说六识,见闻臭尝觉知,这个都是见分。其实整个八识的作用都叫见分 ,异熟、思量、了境都叫见分。见相二分它的依止处叫自证分:

自证分——谓能亲证自“见分”缘“相分”不谬,能作证故。此为识之自体,见相二分之用,皆依此而起故,亦名“自体分”。 当然见分攀缘相分,见相二分它们在相互作用的时候,当然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这两个有一个依止处叫自证分,那么自证分又依止证自证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