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母子相见46(1 / 2)

李贞吉宦海沉浮数十年,即便心中思绪万分、波涛汹涌,表面上却八风不动。

可惜的是,他遇上的是最擅明察秋毫的胥琰。

胥琰敏锐地从李贞吉的一些小动作中察觉到他紧张的情绪后,便不由自主地推测到底什么能让这位执掌一座衙署的大齐高官突然改变心意且心绪不宁。

联想到他傍晚去韩相府走的那一遭,再结合李贞吉突然转变口风、态度积极地要帮他达成所愿,胥琰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韩竞。

“出使大齐前,父王曾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促成与大齐的合作。不瞒李大人,我在到达新京后心一直悬着。”

说到这,胥琰顿了顿,而后盯着李贞吉的眼睛继续说道:“要不是父王劝慰我说大齐韩相爷爱民如子、智慧过人,只要他知晓我的到来定会促成此事,我还真不敢走上这么一遭。”

李贞吉听闻此言脸上肌肉不受控制地颤了颤,他避开胥琰的视线,竭力用平淡的、没有一丝起伏的声音回道:“原来如此,看来您父王对韩相爷还挺推崇。韩相爷的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与此同时,他心中却再次掀起滔天巨浪。胥琰这番似是而非的话好似恰恰证实了他此前的推测,北漠大王子与韩相爷早有交往,甚至可能私下里有合作。

李贞吉不由得暗自庆幸,幸好韩管家来得早,让他没有太过得罪胥琰。否则,等他把胥琰晾了几日再谈此事怕是已经把人得罪死了。

另一边,胥琰也从李贞吉的反应中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他确认韩竞应是已经把助他促成双方合作的指示给到了李贞吉。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三言两语中,胥琰和李贞吉之间的地位就调了个儿。

胥琰化被动为主动,直接掌握了接下来商讨合作事宜的节奏。

李贞吉心绪大乱之下无力拨乱反正,只能跟着胥琰的节奏往下走。

胥琰真正办起事来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他很快就将大王子提前准备的国书交给李贞吉,并一条一条逐一地向李贞吉解释了大王子一方关于双方合作的诉求和期望。

事关重大,李贞吉只得打起精神来一一甄别识记。

这些条目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两人花了大概半个时辰的时间才梳理清楚。

结束后,胥琰对李贞吉郑重道:“接下来就全靠李大人了,还望李大人不吝相助。”

李贞吉强忍着对条目导致的头昏脑胀,保证道:“殿下不必担心,本官定全力以赴。”

胥琰见李贞吉似乎有些难受的样子,体贴道:“诸事已毕,夜已渐深。就不耽误李大人的时间了,我等先行告辞。”

李贞吉也不想再受煎熬,“那本官就不送殿下了。来人,送胥琰殿下回去安歇!”

一直候在门外,正哈欠连天的仆从听到李贞吉的吩咐立刻清醒过来,一边连连应声,一边进屋请胥琰和阿莫返回住所。

回到鸿胪寺为他们安排的住所后,阿莫忍不住兴奋道:“小主子,有了今晚这一遭,我们的任务是不是很快就能完成了?”

胥琰揉了揉眉心,“你把此事想得太简单了些,大齐朝廷虽然看上去是韩竞得一言堂,但暗中却有各种势力下场博弈。就算明日李贞吉将此事上报朝廷,也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已。且等着吧,后面有得谈呢!”

“啊?那我们岂不是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返回北漠了?”

阿莫有些失望,即便大齐繁华无比,有很多见所未见、甚至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阿莫最记挂的却仍是远在北方的家乡。

他的这些心思都写在了脸上,胥琰想看不懂都不行,可他也没什么可说的。毕竟他总不能告诉阿莫,他主子之所以在大王子面前强烈推荐胥琰出使大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做最坏的打算。

话句话说,即便大王子在与达勒的斗争中惨败,已经身处大齐的胥琰仍能安然无恙。

纵使韩竞这个大齐第一权臣不愿在明面上承认胥琰母妃这个女儿,他也定会在看到胥琰在新京中艰难地挣扎求存时伸出援手,让胥琰得以体面地活下来。

但这些事胥琰是万万不会讲给阿莫的,毕竟这除了会让阿莫陷入悲观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外并无任何好处。

于是,胥琰装作很自然地激励阿莫道:“想要回到北漠,就尽量帮我做事。咱们齐心协力赶紧将此事了解,到时候想去哪都可以。”

“是,奴都听您的!”

胥琰一句简单的话就能让阿莫恢复满满的活力。

折腾到此时,时间是真的不早了,胥琰就吩咐阿莫先行退下。之后,他很快躺到床上进入梦乡。 与此同时,卢明远在广陵郡王府也感到恍然若梦,只是他此时的梦全都是噩梦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