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女足半决赛:美国女再次面对德国女,还能轻而易举的拿下?163(1 / 2)

8月1日战绩:3中2(埃尔夫斯堡,胜?;色格拉布鲁日,让平?;锡尔克堡,胜?)

8月2日战绩:1中1(埃及奥,让胜?,比分1-1?)

8月3日战绩:4中3(美国女奥,让负?;盖斯,让负?,比分0-1?;西班牙女奥,让负?,比分2-2?;法国女奥,负?)

8月4日战绩:3中2(菲尔特,胜?;乌尔姆,负?,比分1-2?;达姆斯塔特,负?,比分0-2?)

8月5日战绩:2中2(摩洛哥奥,让平?,比分1-2?;法国奥,平?,比分1-1?)

上次写的文章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反馈和建议,其中有位读者通过微信给我留言,表示我们应该积极地夺回线下生活,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他还给大家分享了几个小贴士:

1. 利用通勤时间:可以选择听一些学习型的知识专栏,例如历史类或哲学类的节目,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还能提升个人素养。

2. 坚持每日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即使工作繁忙,也应抽出一定时间进行锻炼,如跑步、瑜伽等,让自己充满活力。

3. 每周制定新计划:每个周末都可以设定一个主题,尝试未曾做过的事情,比如打保龄球、探店、参加兴趣小组,甚至只是简单地散步或躺在草坪上放松心情。这些活动既能丰富生活体验,又能帮助我们摆脱对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

4. 控制使用手机频率:尽量避免频繁查看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以免分散注意力。可以设置定时提醒,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专注于其他事情。

5. 培养阅读习惯: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不妨在闲暇时拿起一本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享受宁静与思考的乐趣。

6. 定期与家人朋友聚会:现实中的社交互动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定期与亲朋好友相聚,交流感情,分享生活点滴,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

7. 挑战自我:勇于尝试新事物,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无论是学习一门新技能还是参加户外运动,都能够激发潜能,增强自信心。

8. 关注心理健康:如果感到压力过大或情绪低落,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及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9. 营造无干扰环境:在家中创造一个无干扰的空间,远离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专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

10. 注重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至关重要。确保每晚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这位朋友的建议非常实用且具有启发性,他是一个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的人。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沉迷于电子产品呢?

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使得人类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但大多数人却无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段时间。他们要么陷入无聊的空虚之中,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要么在焦虑和拖延中不断消耗自己的精力。

这就导致了电子类娱乐产品大行其道,因为它们能给人带来快速的多巴胺奖励,可以及时填补空虚,忘记焦虑。

但同时,过于追求多巴胺也会导致人们注意力下降,无法长时间专注,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的关键。

曾经有个大v放言称:“多巴胺不过是一种廉价的毒品罢了,唯有那些穷困潦倒之人,才会对多巴胺趋之若鹜;至于那些腰缠万贯的老板们,则无一不是对内啡肽情有独钟。”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多巴胺和内啡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神经递质,它们各自在调控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多巴胺,它更多地与当下的快乐和奖励感息息相关。当我们享受美食、购物或者赢得比赛时,大脑就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但如果多巴胺的分泌量过低,就可能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

相反,内啡肽则常常与长期的努力和自我约束联系在一起。它像是一种“先苦后甜”的补偿机制,当我们坚持完成一项长期的任务或挑战时,身体便会分泌出内啡肽,给予我们更强烈且持久的成就感。这种感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无论是追求多巴胺还是内啡肽,都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获取幸福和满足感。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两种物质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共同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健康。

比如你用一年的时间考上公务员,这个成就感远比你花两小时看一部电影,幸福感和成就感持续的时间更长。

真正牛逼的人都是多巴胺内啡肽的交互使用,在追求内啡肽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小节点小目标来刺激多巴胺分泌,这样才更有利于你持续地把一件事情做下去。

有句话说得好:祝你自由,但不是松绑之后不知道该往何处的自由,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自由。

自由这两个字,本身就在条条框框之中,只有两个点露头。想要达到这种自由,就要学会一点“中庸”之道。

这就说到了今天要分享的主题:如何利用中庸和无为,对抗人性的悖论。

之前看《走向共和》里面张之洞有一段这样的台词:

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为何呢?

因为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要有理想抱负,要进取不懈,勇猛精进。儒家经典中庸,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办事难啊,你光是一个劲地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死了也于事无补。

所以还要有点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才是中庸。

什么叫: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既不能当回事又要当回事?中庸不是和稀泥,而是真与假、虚与实之间的智慧。

因为人性充满悖论。

比如,昨天有朋友留言说,之前一直讲强者心态,强势思维,为什么现在又要学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向上社交讨好他人,这样会不会显得很猥琐,让对方看不起我们?

武志红提出,不含敌意的拒绝,你拒绝别人还不让对方心生恨意。我之前提过不带卑微地讨好。

你对别人好,并不是为了占他便宜,想从他手里获取什么,而是你本富足,你本来就不需要,也不期望获得任何反馈和回报。

我分享、我取悦你,但并不需要你报答,单纯的就是想对你好。

你越是这样,对方的潜意识越会觉得你是一个强者,越是觉得你的心理位阶比他高,越能打开对方的幕强属性,吸引对方,甚至影响对方。

比如,你主动鼓励、赞美他人,但不在乎对方的任何反应和回馈,那么,你就是一种心理高位阶。

类似道家的无为或无我,不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存在,如果他感受到你的讨好是“牺牲”了很多“自尊”,那么,他就感觉自己背负了一个很大“债”,他就会逃避、拒绝,甚至鄙夷你。

同样的道理,还有漫不经心的刻意、没有欲望的欲望、不想得到的得到,都有一点儒家中庸,道家无为的韵味。 1.漫不经心地刻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