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390(1 / 2)
说不掏?皇帝依旧冷笑,那咱们就来算算,污蔑太子、逼迫皇室叫个什么罪过。大不敬,也是十恶不赦,当然比贾敬那种谋反加谋叛的轻了不少,判监的差别大概在于:贾敬住大理寺最深处的死牢,你们住他旁边瞧。
可怜见的,被威胁的满朝中还有不少死了亲朋的“苦主”,葬礼还没办呢,就被皇上威胁凑份子钱,不凑就是找死呢——皇上的论罪真不是说说而已,远在南疆的肃王发了道奏疏回来,皇上看后笑得阴气森森,当朝判了清宁侯谋反并着通敌卖国的罪名。
当然,这场里头清宁侯一家早死光了,还是尸骨无存,鞭尸都没法子。
也就是说,皇上还是没出气儿。
为了防止送上门去给皇上做出气筒儿,乖乖掏钱去赎太子呗!
就这样,贾敬的案子继续审,肃王的奏疏继续发,满朝被判“犯上作乱”与“通敌卖国”的越来越多,太子的赎身银也越凑越齐整,估摸着据五十万两大差不离了。
因为,不只是逼迫太子的掏了,其他人也凑了这个热闹?譬如林霁风,憋屈无比还得连他小叔那份一起出了,赖在观里不肯出来的是他妹夫,他怎能不管?还有甄老爷子,虽然没多少钱,也凑了个份子,得管着他的乖学生不是?
依旧有人觉得冤枉,主要是这钱掏多少合适?掏多了怕被知情人逮着说“心虚”——肃王的外家,至今还养着个残废了的暗军周诚的周家。
周秉肃愁眉苦脸,宫里的皇贵太妃早传话出来,叫嚣“一文都不许给”,还愤怒非常“这关咱们什么事儿”!
皇贵太妃的话自是不能听的,周秉肃满怀希望地等着肃王的消息,总算等回来了——肃王妃代表肃王府掏了银子。
那就是说,周家也得出这笔钱,还不能少。因为肃王妃捐的不是个小数目。
也就是说,这笔钱,周家也得掏。掏就掏罢,周家不缺钱,可周家怎么都想不明白,肃王本人为何要给小辈儿送这份银子。莫不是因为打胜了仗,心情好?
没错,打胜了仗。兵部传来奏报,南疆战中,肃王势如破竹,接连捣毁巨木堡垒,“护送”着暹罗小王子临近王都。
周秉肃走后,云朔起身,命人点了点钱,东宫属官报:“已经足数。”
最后一笔恰巧是周家人出的,大概也是天意。云朔不由冷哼一声:“便宜他们了。”
又下圣旨:“从国库里再取五十万两,凑齐一百万,给云征送去。”
太子这笔“赎身银”,到最后竟然便宜了肃王。
第二日,满朝文武才赫然发现被坑了。
玄真观原是个废观,现在从上到下就太子一个“道士”,这笔其实就是投给太子的私房钱,因此——太子给捐了。
明白了说,叫做充为军饷。而且,这笔军饷真有些特殊。
南疆大胜,肃王趁势与周围各族定明白了分疆之域。光靠画地图肯定不够精准,还要埋界碑。界碑不说流传千秋万代,至少要能撑足了大几十年,因此必须得选上好的石材。
这整整一百万两银子,全被肃王用来采买石材了。当然,考虑到这笔钱是太子的赎身银,还是大家一块儿凑的,肃王特意请了能工巧匠,将出钱的各人姓名全嵌在了石碑之上。
效仿寺庙功德碑,定疆之功,千秋万代,皆有一份矣。
当然,亡羊补牢、赎出太子,也皆有一份矣。 不是白纸黑字,而是入石三分,抠都抠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