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钟繇的小心思106(1 / 2)

与此同时,宛城。

一封密信悄然落入了钟繇的手中。他轻轻展开信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如同春风化雨,瞬间激活了他心中的盘算。

钟繇,这位曾在颍川因种种误会而声名受损的才子,如今在宛城寻得一席之地,却也难掩心中的不甘与渴望。

而今,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仿佛天际流星,划破了他生活的沉寂。

他深知,若能成功将刘辩母子护送至雒阳,不仅过往的阴霾可望一扫而空,更有可能借此东风,扶摇直上,重振声名。

然而,现实却如寒冰般冷酷,他在宛城的根基尚浅,缺乏足够的实力实施自己的计划。

钟繇沉思片刻,决定去拜访蔡邕,因为蔡邕作为蔡琰的父亲,即便事情败露,也不会有事,而且有蔡琰打掩护的话,事情会顺利很多。

于是,钟繇踏上拜访蔡邕的路途,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

蔡邕见钟繇来访,自是心生欢喜,对这位书法上颇有建树的后辈,他始终抱有一份欣赏与期待。

宾主落座,茶香袅袅间,二人先是一番寒暄,气氛温馨而融洽。

然而,钟繇并未急于表露来意,而是以一种忧虑的口吻缓缓说道:

“蔡老,眼下的宛城,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风雨如晦,令人忧心如焚。”

蔡邕闻言,轻轻放下茶杯,目光深邃,宛城的局势他自然心知肚明,但身为淡泊名利之人,他并不愿过多涉足。

于是,他淡淡一笑,回应道:

“老夫如今不过是一介布衣,教书育人,世事纷扰,皆非我所愿也。”

钟繇闻言,心中暗自思量,随即话锋一转,以更加恳切的语气说道:

“蔡老言之有理,但世事往往身不由己。令爱蔡琰与赵风交情匪浅,而今赵风下落不明,宛城旦夕有变,恐累及蔡老及令爱,此等后果,实非我等所愿见。”

蔡邕自然也不是傻子,此言一出,顿时回过味来,略带审视的看着钟繇,缓缓道:

“既如此,元常有何指教?”

钟繇见状,轻咳一声道:

“指教不敢当,只是,蔡老先仕董卓,后从赵风,此二人者,皆被诸侯视为乱臣贼子,如今董卓新败,赵风亦不知所踪。我知蔡老无心朝堂纷争,却也难免会被有心之人秋后算账。”

说到这里,钟繇直视蔡邕的眼睛:

“我闻诸侯有意立弘农王为帝,此乃天赐良机。若蔡老能助弘农王母子重返雒阳,不仅能为自己正名,更能避免日后的无妄之灾。”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钟繇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与期待。

然而,蔡邕听后只是轻轻摇头:“我虽不喜欢赵风,但亦不会在此刻趁人之危。此事就此作罢,你无需再提。”

钟繇见状,还欲再劝,却见蔡邕只是闭目养神,一副不想再听的样子。

他只能黯然叹息一声,独自离开了蔡府。

蔡邕目送钟繇离去的背影,在原地沉吟片刻,步履沉重地迈向后院。 踏入后院,只见蔡琰正埋首于各类药材之间,精心调配着药方,那份专注与细腻,让蔡邕心中五味杂陈。他轻叹一声,语调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责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