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生死与共,情谊深似海319(2 / 2)

…………

在西山书院的日常生活中,枯燥中却夹杂着意外的乐趣。

不久后,书院购置了一批小牛、马驹和猪崽,分配给各户人家。养马、养牛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沈傲对分到的马驹充满了好奇,太子殿下和新建伯让他们养马,一方面是观察马的习性,另一方面,据说还要教授农户们养殖技巧,目的似乎是为了在关外推广。

屯田千户所在关外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定居点,开始尝试种植红薯和土豆,特别是土豆,至关重要!

未来,千户所将在这里建立定居点。既然到了草原,有了粮食,有了定居点,就不能浪费草场资源,发展畜牧业也是必然的选择。

新建伯要求所有读书人记录养马的心得,养得好要知其所以然,养得不好也要总结经验教训。

农户和读书人携手养马养牛,这在当时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这些小马驹、牛犊和猪崽的到来,给西山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每天清晨,小虎子都要亲眼看到自己的马驹才肯去学堂,张三八则开始寻找草料喂养小马驹。

沈傲则仔细观察马驹的粪便、毛发和日常习性,一一记录下来。

其实,林蒙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活泼可爱的猪崽。

在古老的岁月里,羊肉与狗肉曾是人们餐桌上的宠儿,而“屠狗”一词,不过是古时杀猪匠的别称。尽管猪肉也曾入菜,但它在古人心中,似乎总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酸爽”,令人难以忘怀。

追溯其因,那时的猪肉,味道……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却又带着几分顽皮。

在那个年代,猪肉的产量并不高,原因无他,猪一旦进入发情期,性情大变,暴躁异常,肉质也因此变得瘦弱。这不免让人联想到青春期的少年,满是青春痘,脾气暴躁,时不时来一句“你瞅啥”,还特别爱伤感,为情所困,消瘦得让人心疼。

然而,一旦“解决了问题”,生活似乎变得简单了许多,日子过得也就平淡无奇,任凭世界风云变幻,我自心如止水,淡然处之。

因此,古人将猪阉割,不仅去除了猪肉的骚味,更让猪肉变得受人喜爱。不再需要像现在这样,为了掩盖其独特的气息,不惜加入大量调料,才能成就一道道美味的东坡肉。

尽管如此,猪肉的爱好者依旧寥寥无几,羊肉仍是人们心中的首选。但若能去除腥味,人们对猪肉的接受度必然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阉割后的猪,肉质更佳,产量更高。未阉割的猪,性情躁动,四处乱窜,不易长肉;而阉割后的猪,肉质肥美,只需放养,便能悠然自得,无需担心它们像未阉割的猪那样,四处奔跑,还需专人看管。

阉猪的技艺,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却并未普及开来。究其原因,阉割过程中的消毒问题,处理不当,猪的死亡率极高!

想象一下,阉割十头猪,却死了七八头,即便剩下的猪长得更好,肉质更佳,甚至只需放养,它们也只在附近悠闲地溜达,不再像未阉割的猪那样四处狂奔,但你也未必愿意对猪进行阉割。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得考虑如何以低成本实现消毒,确保阉割后的猪能存活下来。

林蒙深入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

许多农户宁愿养羊,一方面羊肉的售价更高,另一方面,猪羊都需要专人照料,以防走失;而且这个时代的猪,出肉率其实并不比羊高多少,林蒙所见之猪,瘦骨嶙峋,与羊并无二致,更无后世大肥猪的模样。

猪倌这一职业,正是随着阉猪技术的普及而消失的。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代,肉是珍贵的奢侈品,要将肉摆上平民百姓的餐桌,就必须寻找高产的牲畜。而猪,便成了林蒙的心头好。

一提到养猪,朱厚照顿时皱起了眉头,显然对这个提议并不感兴趣!

在明朝的繁荣岁月里,猪儿们似乎未曾遭遇过封杀的厄运。然而,当朱厚照这位风华绝代的明武宗登上皇位,却突然颁发了一纸禁令,声称猪肉与自己八字不合,竟要剥夺百姓餐桌上的这一美味。

这不,朱厚照对养猪的深仇大恨,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林蒙紧紧拽着朱厚照的衣角,激情洋溢地辩解道:“殿下,这可是尊贵的豚肉,那些称猪为猪的,简直是文化白丁!咱们不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幸福日子吗?牛肉哪有豚肉香,那味道,简直让人垂涎三尺!”

“我宁可将天下的牛都宰光!”朱厚照愤然回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就是千千万万遍,我也誓不沾染猪……豚……”

尽管朱厚照心中万般抗拒,但最终还是被林蒙拖拽着来到了一处神秘的猪圈。刘瑾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左右张望,好奇不已。

就在这时,一位粗犷的汉子正磨刀霍霍,仿佛预示着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即将上演……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