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佳人〉:杜甫笔下的乱世佳人与人生悲叹21(1 / 2)

原文: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赏析:

一、原文释义:

在这浩渺无垠的尘世之中,有一位惊为天人的绝代佳人,形单影只地幽居在那杳无人烟、空旷寂寥的山谷深处。她娓娓自述,本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良家女子,然而命运的巨轮无情地转动,如今却飘零流落,只能孤苦伶仃地依傍着山间的草木,艰难地谋求生存。遥想往昔,关中地区曾遭受那场惨绝人寰、触目惊心的丧乱浩劫,她的兄弟皆惨遭暴虐的杀戮,命丧黄泉。即便往昔家族中有人官高位显又能如何?在这乱世之中,竟连亲人的尸骨都无法得以收殓安葬,让他们得以安息。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险恶至极,万事变幻无常,就像那随风摇曳、飘忽不定、脆弱易灭的烛火,难以捉摸,无法掌控。她那薄情寡义的夫婿,是个朝三暮四的轻薄之人,狠心绝情地将她抛弃,转而另寻了那美若玉石的新欢。夜合花尚且知道遵循时节按时绽放闭合,鸳鸯也成双成对从不独自栖息。然而,在这冷漠的世间,人们的目光只聚焦于那新人的欢笑,又有谁能真正倾听这旧人的悲泣,谁能体谅她内心的痛楚?在那清幽的山中,泉水清澈纯净,宛如未染尘埃的美玉;可一旦出山,泉水就会被尘世的污浊所沾染,变得浑浊不堪。侍女变卖珍珠归来,牵拉着藤萝艰难地修补那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茅屋。她摘花却不将其插在发间,采来柏枝满满一捧。天气寒冷彻骨,她那单薄如纸的翠绿衣袖在风中瑟瑟发抖,日暮西山,余晖渐消,她依然形单影只地倚靠着修长挺拔的竹子,宛如一幅凄美绝伦的画面。

二、诗篇背景:

杜甫,这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风云变幻的动荡时期。安史之乱的硝烟如恶魔般肆虐蔓延,社会秩序分崩离析,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整个国家仿佛被黑暗的阴霾所笼罩,陷入了无尽的混乱与痛苦的深渊。 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杜甫亲身经历了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和家破人亡的惨剧,目睹了百姓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惨状,以及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和人性的扭曲。这首《佳人》或许是他在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途中,亲眼所见一位佳人的不幸遭遇后,内心犹如被重锤猛击,深受触动,悲愤交加而创作的。它绝非仅仅是对一个孤立个体命运的简单描绘,更是通过这位佳人的悲剧,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动荡不安以及人生的无常虚幻和悲哀愁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