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 / 2)

冯少民说:“其实案子现在升级了,五年前,凶手并没有将照片公布,这几张照片是我们发现孩子时拍下的,至少在当时,恐慌还有节制,当然媒体无孔不入,他们多少也挖到了一些边角料。不过今天,凶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公布照片,我确实没有想明白。”

孟思期也没有想明白,凶手不为钱财,苦心设计一个仪式,但却又公布于众,他的目的显然不会这么简单。

她冷静了下,问:“师父,接下来,我们的方向是什么?还是继续等徐一周家的消息。”

即便知道这些信息是相关的,但是五年前已经大力侦破过一轮,如今重新调查也不可能会有有效的线索。

“等等韩队我们再商量下吧。你先看看卷宗。”

孟思期觉得现在只能这样,在等待的过程,她仔细阅读着那几桩绑架案的所有卷宗。

半个多小时,韩长林从局长办公室回来了,表情有些沉重,边走边问:“老冯,你们有没有什么方向?”

冯少民放下卷宗,摇了摇头。

“这样的话,只能继续对徐一周展开调查。”韩长林略显不甘心地说。

“韩队,师父,卷宗里有一个地方我没想明白。”孟思期发现了一个特殊点,她自己还没有完全梳理出结果,可以拿出来探讨下。

韩长林和冯少民立即凑拥了过来,就好像发现了希望一般,眼睛里透着期盼,赵雷霆大声问:“思期,你是不是发现什么重要线索了?”

孟思期略显尴尬,“不是,就是觉得奇怪而已。”

“快说说,小孟。”韩长林期待地问。

孟思期回答:“韩队,通常在连环案中,犯罪嫌疑人第一次犯案能体现他的真实心理,或者说犯罪动机,后面的犯案可能会变得理性,而且能够弥补第一次犯案的漏洞。”这些理论她也是学习犯罪心理学和刑侦书籍慢慢总结的。

冯少民点头,“对,小孟说的很对。”

孟思期对师父给她的认可,越发产生自信,她拿起第一份卷宗,“师父,凶手第一次犯案,死者是一名女孩,死后躺在泥地,所以这也是我们推测的金木水火土里的‘土’,第一次犯案和后面的案子有些不同。”

“嗯?”韩长林更加期待她的论述,因为当年这些细节,省里曾经来过一个专家协助,也提出了类似疑问。

孟思期说:“第一次犯案后凶手打电话勒索赎金的时间,比起后三起晚了小半天。”

韩长林记忆犹新,五年前的四起案子凶手作案手法,死者死亡方式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根据死者死亡时间判断,凶手打出这些勒索电话的时间都是在死者死亡前小半天左右,而唯独第一次犯案凶手的勒索电话是在死者死亡前很接近的时间。

因为死亡时间不能精确,所以当时大家对这个时间细节并没有特别在意,然而孟思期却发现了,他有些惊喜,他感觉孟思期阅读细节的能力可能已经变得非常完美。

他很期待地问:“小孟,你有什么想法大胆说出来。”

孟思期并不确定自己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毕竟这是五年前的案子,当时记录的情况是否有偏差也不确定。

但是她记得师父说过的话,“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在大家期盼的眼神当中,她必须做出最大胆的推测:“韩队,师父,第一个案子,当时判断小女孩死亡的时间是晚上十点到十一点之间,而凶手打出电话要求赎金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多,但是后续家属没有等到第二个电话,凶手撕票了。这些时间记录得非常接近,我想做出一个大胆推测,有没有可能凶手就是在小女孩死亡后才给家属打了电话。”

不但韩长林,冯少民也怔了一下,他记得,当时正处项杰牺牲后不久,他情绪很低落,但这件案子他是知道的,当时路鹤在办理项杰案,那也是一件棘手和迫在眉睫的案子,路鹤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调查这件案子。

而当时冯少民卸去队长一职后,韩长林临危受命,他也是第一次作为队长身份接手案子,但是破案并不理想,四个孩子接二连三遭难,当时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省厅派了专家下来协查,实际上是替掉了韩长林的位子,当时省里派出的专家名叫沈巷鸣,据说是路鹤就读海江省警察大学时的同学,比路鹤大一岁,曾是警校风云人物,毕业后进入省厅,破案能力突出,很快擢升为省厅刑警队副队长。

当时沈巷鸣前来今阳市局协助时的身份,就是省厅刑警队副队长,不过今天已经是省厅刑警队队长了,沈巷鸣当时也做出了孟思期类似的推断,认为第一次,凶手是在孩子死后打出了勒索电话。

冯少民还记得那段时间他被刘局委派到省里学习一段时间,没有完全跟上案子进展。实际上那次外派学习是刘局特意让他远离警局一段时间,缓解项杰去世带给他的压力。

不过就算知道凶手打出勒索电话的准确时间,也并不能确认凶手的真正犯罪意图。他记得沈巷鸣来协助调查的时候,他已经外派了,所以后续的细节他没有太多记忆。

但是孟思期下面的一句话,让他微微怔住。

孟思期说:“凶手勒索赎金的行为有没有可能就是隐藏他的犯罪心理?他原本可能并不是想绑架勒索,因为某种原因杀害或失手杀害了小女孩,他的本意并不是勒索,但是小女孩死了,他为了隐蔽犯罪动机,混淆警方视线,他打出了勒索电话。”

冯少民微微一怔,他觉得孟思期的推断可能就是真相,这也很容易解释凶手只打了一通电话而没有进行新的电话勒索。其实,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凶手是担心被警方发现行踪,而取消了新的电话勒索。

而孟思期解读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她的视野格局更高。

因为,现在四个孩子的勒索电话都是在孩子死亡前打出的,表面上看确实是绑架勒索。

但是第一起案子孩子死亡时间和勒索电话时间非常接近,果如孟思期的推断,绑架勒索电话是在孩子死亡后打出的,那么说明凶手第一次的犯罪动机就不一定是绑架勒索。他在后面三次犯案时仍然坚持打出勒索电话,就是在隐藏他的犯罪动机。

凶手的犯罪动机往往是破案的关键,孟思期初看案卷就直接锁定犯罪动机的内因,她的能力和格局已经非常出色了。

这时,韩长林肯定说:“小孟,你说的对,当时沈巷鸣也推测到了这一步。”

孟思期并不知道沈巷鸣这个名字,迟疑了一下。韩长林似乎发现她的疑虑,解释道:“沈巷鸣当时是省厅刑警队副队长,来市局是以专家身份协助办案。”

孟思期明白了,她从赵雷霆口中得知过,五年前,冯少民和韩长林有过工作上的调动,冯少民应该是因为项杰案辞去了队长一职,而韩长林应该是刚刚接任队长一职。

当时二队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而当时路鹤和一队应该在彻查项杰案,因此儿童绑架被害案这么重大的案子,刘局一定是请了外援,当然也可能是省厅主动委派专家下来抓紧时间破案。

她很欣慰能和省厅的专家思路一致,她问:“韩队,沈巷鸣还有别的想法没?”如果沈巷鸣提出凶手勒索电话是假,隐蔽犯罪动机是真,那么他一定会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推断论证。

“有,”韩长林说,“因为凶手提前知道了死者家庭号码,而且四个孩子的家庭条件都很不错,所以沈巷鸣推断凶手和死者家属认识,或者说提前对死者家庭做过详细调查和踩点。他的推断也得到了市局的认同,所以我们对死者家属的亲人朋友,以及,在孩子绑架前和家属接触过的人进行了大量的排查。”

孟思期仔细想了想,她觉得沈巷鸣的推测不全面,这个时候,她必须提出自己的想法:“韩队,师父,我反而觉得凶手并不认识死者以及死者家属,他很可能就是临时起意,随机作案。”

只有临时起意、随机作案,才能让警方五年时间徒劳无功,完全找不到他的踪迹。

“为何这么说?”韩长林双眼微微睁大,冯少民和赵雷霆也表现出惊讶的状态。

这个答案和曾经的所有推断都是相反的,那就意味着当初的调查方向全是错的!

孟思期回答:“如果他认识死者家属或者接触过死者家属,他可能不会打出这个电话,因为电话存在风险。”

韩长林越发觉得孟思期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当年沈巷鸣做出另一种假设的原因,他不得不提出来:“假定是你说的,凶手并不认识死者家属,也没有接触死者家属,而是临时随机作案,那么他怎么能在短短时间里知道死者家庭电话,联系上死者家属?”

如果解释不了这个原因,那么沈巷鸣的推断无疑是更站得住脚的,但是韩长林知道孟思期的心思极其敏锐和活跃,他非常想听听她的看法,毕竟五年前,那四起绑架案全部折戟沉沙,或许从根本上就是错了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