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5(1 / 2)
皇权相权之争由来已久。
尤其是自宋代以来,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彻底确立,地方士族、门阀的衰败。
挡在皇权跟相权面前的共同敌人烟消云散。
皇帝与宰相之间的缝隙也愈来愈大。
那些落败了的士族门阀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唯一除皇权之外的权力代表——宰相。
因此,自宋以来,宰相权柄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最让朱元璋忌惮的则是前元时期,相权几乎对皇权形成了彻底的压制。
导致前元天子的诏令,只能在草原上发号施令,长城以南,皆对宰相唯命是从,甚至前元的宰相能够左右皇位的归属!
朱元璋自登基以来,便将宰相视为心腹大患,甚至一度将这个位置交给徐达这种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人。
但是显然徐达一介武夫根本驾驭不了相权。
朱元璋也想了诸多其他的办法。
例如将相权一分为二,分左右二相。
第一对儿宰相便是胡惟庸跟汪广洋两人。
但是很快朱元璋便发现。
曾经那个精明能干的汪广洋刚一出任右相,便对左相胡惟庸全面压制最终开始不问政事了起来。
直到最后,汪广洋几乎就成了胡惟庸的人肉印章。
最终还是成了胡惟庸一人相权独揽。
刘伯温方才在朝上便察觉出了朱元璋的不对劲。
刚一出奉天殿便借口有公务,旋即便匆匆离开。
“恩师,陛下还是圣明的,今日不也没有太过分嘛。”
“学生以为恩师您就是多虑了。”
李善长望着面前夸夸其谈的胡惟庸,心中不由暗暗长叹了口气。
不知自己当初收下这个学生究竟是对还是错。
每次想到这里。
李善长的心中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
……
奉天殿。
朱元璋的面色凝重,看着面前书案上所写的“胡惟庸”三个字陷入了沉思。
贸然罢黜宰相,势必会引起满朝文武,尤其是那些文臣们的反对。
朱元璋倒不是怕这帮人有胆子敢造反,朱元璋知道,只要自己还活着一天,这帮人就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但是这终究是一个千古骂名。
朱元璋的心里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思来想去。 朱元璋不由得长叹了口气,起身拎起一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