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分节阅读_第198节(2 / 2)

  卫长公主回头瞪了刘嘉一眼,“再三告诫过你,这种话不许说。”

  谁不知道刘嘉骂的是刘彻,那是他们能骂的?刘嘉管好嘴,别把什么话都往外说。

  “这有一个男人呢。”刘挽尤其提醒刘嘉,别把她们不吭声的弟忘了。

  刘据突然感受到一阵阵灼热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刘据全身绷紧,很是想回上一句,他,他,他一直在这儿,是姐姐把他忘了而已,怎么能怪他?

  “忘了。”刘嘉接下来的话让刘据震惊了。他那么大的一个人和她们一块出来的,刘嘉这位三姐能把他忘了吗?

  “好些年没有和二姐聊天,我都忘了我们据儿不再是奶娃娃,能跟我们一起说话。你怎么不吱声?”刘嘉一句忘了之后,感慨于刘挽一去朔方好几年不回来。好嘛,刘据都长大了,长大得让她们忽视。但不说话的刘据不该自我反省反省?

  刘据冤得很,刚刚刘嘉和卫长公主聊的话题,他敢接话吗?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们说的平阳姑姑和你平日见到温柔可亲的平阳姑姑截然不同?人都是带着面具的,你是大汉皇帝的嫡长子,你只须站在这儿,不必说话,不必做事,便会有无数的人想要讨好你,想在你的心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因为他们希望将来的你能够给予他们从别人那儿得不到的权利和地位。这其中包括姑姑。”刘挽观刘据呆滞不懂反应的样儿,笑笑的开口讲解。

  卫长公主提醒道:“泰永,说得太直白,会把据儿吓着。”

  刘挽翻了个白眼,“姐姐,莫把我们据儿当成一颗轻不起半点风霜的小花。人心是他最该学的本事。”

  “就是,当年二姐在据儿的年纪,诸子百家都为二姐所用了。那会儿的二姐驭人有道,诸子百家哪个不是心甘情愿为二姐所用?别说诸子百家,馆陶姑祖母同样是为二姐所用。”提起馆陶大长公主,刘嘉感慨道:“二姐见过董偃吗?”

  刘挽想起那面如冠玉的男儿,点点头,“在姑祖母府上见过一回。”

  刘嘉感慨道:“姑祖母眼光极好。”

  一道道目光齐刷刷落在刘嘉的身上,无一不警惕。

  “好看的男儿赞许一番罢了,又不代表我喜欢。欣赏而已,有何不可?”刘嘉读懂两位姐姐的眼神,连忙解释,她纯纯欣赏,欣赏一切美好的东西。

  “欣赏无错,别让人投你所好。”刘挽无奈叮嘱一声,刘嘉无辜道:“我是那样的人?”

  卫长公主点点头,很是担心刘嘉变成那样的人来着。

  刘据好想提醒提醒自家的姐姐们,请他们别把他丢之脑后好吗?他一个孩子,一个不算太懂事儿的孩子,听着她们讨论的话题,听不懂的归听不懂,听得懂的让他汗淋如雨好吧。

  “我们去二姐的房间,今晚聊一聊,好些事二姐有何安排,我们能帮上忙的二姐只管开口。”刘嘉才不管姐姐们怎么看待她,她想跟姐姐们聊个通宵,今天晚上不睡了。

  可是,刘据呢?

  “我也想听。”纵然三位姐姐聊天的内容很让人震撼,刘据想听来着。那好像可以让他发现很多他不了解的一面。新世界的大门被姐姐们打开之后,刘据有些舍不得被她们排除在外。

  “你年纪小,吃饱喝足睡够至关重要。该让你懂的事会让你懂的。回去睡吧。你把我今天教你的内容好好的复习复习,别忘了。”刘挽一看刘据竖起耳朵想继续听的可爱样儿,颇是无奈。但是小孩子家家的,话可以听,不能不睡觉。

  刘据想起刘挽说的君子九思,对啊,他得回去好好的复习复习,不能忘了。

  “我回屋了。”刘据虽然失望,一想刘挽接下来会带着他玩,也会亲自教他读书习武,该教给他的东西,刘挽断不可能忘记,他确实不应该急于一时。

  朝姐姐们作一揖,刘据乖乖回房。

  等刘据一走,刘嘉没能忍住的道:“二姐你可算出手了,你是不知道我看着据儿都干着急。父皇每回看据儿的眼神都是,啊,你怎么不聪明呢?你怎么没有一丁点你二姐的聪明样呢?”

  说到这儿刘嘉吐一口气,“别说父皇这样想了,我也在想,莫不是二姐得天独厚,怎么我们没有一个比得上二姐?太可气了吧?”

  刘挽一听能怎么答?她要告诉刘嘉说,不好意思,她这是活了两辈子了,要是让一刘据奶娃娃比上,她怕是该自我反省反省,上辈子多活的那一生是不是白瞎了?

  话是不可能明说的,刘挽只能同刘嘉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父皇本是聪明绝顶的人,难道父皇的兄弟个个都跟他一样?”

第303章 偷闲

  卫长公主在一旁帮着刘据说话道:“我觉得据儿挺好。”

  刘嘉马上反驳道:“没说据儿不好, 就是和二姐比差得太远了。母后都愁坏了。”

  刘挽真是要说累了,“少拿据儿跟我比,以后更不许比。世人千千万万,聪明人有多少?人人都像父皇, 人人都像我, 那还得了。”

  卫长公主先笑了, “你又夸自己了。”

  额, 刘挽想夸自己吗?分明是他们一个个把她捧得老高老高的,高得刘挽都心慌。

  她一个多活了一辈子的人, 尽所能的想要改变一些她所知的悲惨结局, 努力好些年, 刘挽都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觉得未来充满希望,偏在这种时候有人又跟她说,啊,她的时间不多, 她得想法子安排。

  安排, 刘挽想安排,可是那是短短几年能安排好的事?

  别的事都能放一放,独独刘据的事,刘挽哪怕想放一放,都放不得。

  六七岁的年纪懂的事情不要太多,刘挽发现刘据性子温和, 骨子里像极了卫家的人。

  站在刘挽的立场, 刘挽是真觉得自家的弟弟哪里都好。别的刘据可以放一放的去学, 帝王之术, 王道, 霸道,驭人之道,刘挽观刘彻的架式,有她这个先例在,刘彻是觉得人能无师自通,故并不打算教刘据。那怎么行,不懂得帝王之术,如何能懂刘彻的心,如何避讳刘彻?

  自来当太子的人,对,眼下刘据不是太子,可他是嫡长子,作为嫡长子,他要是不能往上面的位子去,他的下场同样只有死路一条。

  刘挽不打算教他无欲无求,按厉害上对卫太子的评价是真好来着,甚至看着史书都会觉得,从始至终汉武帝都没有废太子的心。可是,按刘挽现在对大汉的体会,大汉到了一个点上,一个权利和财富都在向中心集中的时候。不会有人觉得,能把刘盈的儿子全都说成那是吕雉夺别人的孩子来充当的人们,他们对大汉皇帝没有别的心思,不会想通过改变继位的皇帝人选,达到权利和地位的另一种转变?

  或许历史上的汉武帝没有要换太子之心,毕竟当时刘彻的儿子里,再没有一个比刘据更出色的儿子。纵然有子不类父一说,但汉武帝明白,他的后继之君不需要像他一样,反而是像刘据一样仁厚懂得施恩的君王,才有可能稳住大汉的政权。

  随着巫蛊之祸后,刘彻下达的罪己诏可以看出,刘彻知道大汉因为他的缘故产生太多的问题,他本意是要把这些事情留给继位之君解决的。可惜......

  刘挽以前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在汉武帝的晚期,哪怕汉武帝的威严尚在,年纪大的帝王掌控力远不如以前。他哪怕拼尽全力想控制所有的事情,底下人心各异,不少人都企图利用更换太子达到某一种目的,因而造就刘据的悲剧。汉武帝在这其中未必见得没有推手,刘据选择起兵,甚至是在最后失败自尽,都是证明汉武帝对大汉的掌控失败的结局。

  故,刘挽多年奋斗的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在任何时候,她都要成为可以左右局势的那一个人。刘彻也罢,天下任何一股势力也好,在他们想对付她的时候,她都可以保证自身有能力和他们抗衡,立于不败之地。

  五年的时间,不,只剩下四年了,如何布下一个可以保卫氏,保刘据的局,让他们避免落得和史书上同样的结局?刘挽想了一年,最终决定回到长安,她在朔方布不了那么大的局,尤其不能无视的一人-刘据,他更是能够改变结局的关键存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