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42(1 / 2)
一时间,朝堂中静地针落可闻。
“来人!”赤拓咬了咬牙,终于发出了最后的命令,“将莫狄拉出去,重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哎?三十大板?所有大臣都愣住了,连莫狄自己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谷梁中甚至忍不住出声求证:“大王,您刚才说的是三十大板?”
“孤说的就是三十大板,你有意见?”赤拓杀气腾腾地回复。
谷梁中吓得立刻噤声,心中不平:既然只罚三十大板,要不要摆出那种好像要株别人九族的表情?害人家白高兴一场!
为莫狄求情的大臣们也抹汗:既然只罚三十大板,要不要摆出那种好像要诛别人九族的恐怖表情?害人家虚惊一场!
莫狄跪倒,感恩道:“多谢大王宽恕!”
对不起,大王,末将从前都错怪您了,您对末将其实是真(心)爱(护)!
赤拓胸口起伏,内心的煎熬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咬牙道:“今日孤身体不适,退朝!”
说完,踩着重重的步子拂袖而去。
第八戒
昌伯,字卜吉,曾为天择王赤明之师,学识渊博,虚怀若谷,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声誉。为帝师三十年,后因受夺位风波的牵连而被贬为庶民,从此隐居市井,办学育人。
昌伯深知赤拓的为人,故而先王在世时,他更偏向心性仁德的二皇子。然天择以武立国,赤拓天赋异禀,从小便随其父征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待他十五岁时,赤明在征途中亡故,死前传位于他。赤拓带着圣旨和荣耀凯旋而归,毫无异议地登上了王座。数月后,他将他的兄弟一一处死,天择再无人敢觊觎他的王座。
昌伯虽未曾明言支持二皇子,却与二皇子交往甚密,而且超然辩悟,正色于庭,为赤拓所不喜。二皇子死后,昌伯亦被贬出朝堂。昌伯心性豁达,随遇而安,开办学堂,教书育人,本也相安无事。然天下初定,民心不稳,便有小人恶意揣测昌伯办学乃是为鼓动人心,有意图谋不轨。
赤拓本就对昌伯心有芥蒂,被小人如此撺掇,便以散播流言的罪名查封了他的学堂,并t将其关入奴场,每日劳作不辍。
未然隐身在奴场的一座石山上,望着不远处那名步履蹒跚的老人,他肩上挑着的山石将他的背脊压弯,凌乱的白发和长须遮盖了他大半张脸,衣衫褴褛,枯瘦如柴,乍一看,还以为这是一名饱经沧桑的老乞丐。谁又知道,此人曾是名动天下的帝师?
未然思索了一会,对着昌伯的方向弹出一团光束。以魂力滋养他的身体,延缓他的寿命。此人难得高寿,若非承受如此繁重的劳役,估计能活过百岁。他或许是赤拓未来发展天择不可或缺的助力。
离开奴场,未然易装穿行在街道上,观人,观物,观事。天择的百姓拥有朴实而忠诚的特质,却一直生活在最严苛的律法之下。劳役、兵役、赋税、刑罚是他们身上最沉重的负担。王族权贵们将百姓当作奴隶,贱卖贱卖,任意宰杀。天择甚至没有一部完善的维护百姓权益的律法。百姓受到欺辱,只能依靠执法者的良心。
这对于生活在繁盛时代的人来说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在这个时代,人心普遍淳朴,胸怀坦荡的公义之士并不少见,制度虽不健全,却拥有一大批道德感极强的名士。 残缺的制度与过度美化的人性所形成的这种脆弱的平衡,根本支撑不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长则二三十年,短则三五年,必将被彻底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