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捉!吃!113(1 / 2)

待到孙思邈为庄子里最后一位老人看完病以后,李恪带着马周这才上前对孙思邈见礼,李恪和马周这才作揖道:“后辈小子李恪(马周),见过孙道长。”

“贫道孙思邈,见过蜀王殿下,殿下之名,老道在路上听了不少,如今一见,果然少年英才。老道今日贸然来访,还请殿下勿怪!”孙思邈还礼,来时的路上他已经从老郑口中了解到了这位蜀王的事迹,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丰富的经历,作为皇家子弟并不多见。

“哪里哪里,孙神仙谬赞,小子只是一普普通通一凡人尔,当不得英才之名,更当不得孙神仙来访,您能来为庄上的百姓诊治,这就已经是小子天大的幸运了!”李恪笑着说道。

孙思邈见李恪不骄不躁,之前在自己为百姓诊治时也不打扰,而是在一旁站着等待,他心底更是对老郑的话深信不疑。

但他此行前来却是带着疑惑,也是为了印证一个猜想,并非单纯拜访,所以他直截了当的问道:“殿下,老道来时听说您给庄子上的百姓发放家禽,这是为何?”

李恪听到孙思邈的问话,并没有急着回答,他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担心自己说的话被有心人听了去,因此他邀请道:“孙道长,此处人多眼杂,不如到寒舍一叙,小子再与您详谈!”

孙思邈看着李恪诚挚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活了七十多年的他,知道这其中定有隐情,于是他点头答应。

不多时,几人就回到了主宅之中,进入主宅,李恪屏蔽左右,对孙思邈说道:“孙道长,久旱成灾,如今您也看到了,这田间地头已经有不少蝗虫在蹦跶了,蝗灾转瞬即至,小子之所以强硬的将家禽发到庄户手里,为的就是防治蝗灾,同时帮助他们度过灾年!”

“何解?”

“道长身为道门弟子,应该知道天生万物,相生相克。这蝗虫吃粮食,自然有其他东西去对付它们,这些家禽,就是蝗虫的克星!”李恪神情有些严肃,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不过是杯水车薪。

真要是蝗灾来了,这几百只家禽又能做些什么呢?人在天灾面前是无力的。

在后世用大量的药物喷洒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李恪在大唐如何能解决?

李恪的话让孙思邈连连点头,这果然跟他猜想的一样,李恪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治蝗灾。

“可是殿下,光靠您一个人的努力够吗?”孙思邈问道。

李恪苦笑着摇摇头,“自然是不够的。”

随后他眼神一凛,说道:“但是,就算是救不了关中的所有人,小子也要救下这庄子上的人!”

“哪怕失败了也无所谓?”

“求问心无愧而已!”

“好!殿下果然非常人,老道或许能助殿下一臂之力!”孙思邈抚掌而笑,说道。

李恪眼神一亮,“您的意思是……”

“蝗虫可是一味好药啊……”

此时,长安皇宫,李世民看着手里的一道急报,淡定地对房玄龄等人说道:“蝗灾来了!命令关内道各州县立刻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

“喏!”房玄龄等人回道。

可没等李世民下发第二道命令,又有急报传来,而这一次,李世民显然没有刚才那样淡定。

因为奏报上赫然写着,关中地区尽皆爆发蝗灾,各地告急!如今蝗虫遮天蔽日,朝着长安袭来!

李世民这时想起了李恪之前特意跑到宫里对他的提醒,当时的他自以为做好了准备,认为李恪想太多,而如今看来是他想得太少!

“快去把蜀王给朕找来!”既然李恪告诉了他蝗灾很严重,或许他知道如何解决也说不一定?李世民这样想着。

……

庄子上,李恪和孙思邈正在谈论一些医学上的问题,李恪提出的一些西医的理论让孙思邈若有所思,特别是李恪提到自己为太子准备的石膏,还有朔方战场上运用的消毒手段,都让他耳目一新。

这时,孟浔匆忙从皇宫而来,对李恪说道:“殿下,陛下请您立刻进宫!”

“所为何事?”

“蝗灾来了!”

李恪和孙思邈听到孟浔的话,对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

返回